研究蛋雕30年 於文要把這門藝術傳下去

王盧莎

2021年03月19日10:54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研究蛋雕30年 於文要把這門藝術傳下去

  蛋雕工藝師於文的工作室在遼東學院北校區。初春時節,走進工作室,室內四周展櫃裡和展台上擺放著形態各異的蛋雕作品,靈動鮮活的人物、清新雅致的山水、蒼勁有力的書法、栩栩如生的花鳥……蛋殼上的鏤空圖案活靈活現,美得讓人無法移目。

  “蛋雕是玩心跳的藝術,雕到最關鍵處,我覺得自己的心都不跳了,鼻子裡氣都不敢出。”於文說,蛋雕創作除了扎實的美術和雕刻功底之外,最關鍵的是蛋雕師要從始至終保持心靜、手穩,因為稍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

  蛋雕藝術在我國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每逢婚娶、慶宴、得子之時,為圖吉祥如意贈送的紅雞蛋,便是蛋雕藝術的最初形態。描繪上花虫鳥獸圖案的彩蛋,則是蛋雕的前身。如今,人們將各種禽蛋鑽孔掏空,再在蛋殼表面雕刻精美圖案,變成了具有欣賞價值的蛋雕藝術品。

  於文從小就喜歡畫畫,10歲開始跟爺爺學習蛋雕技藝,已經玩了30年蛋雕的她,如今依然保持著一顆“玩心”。在蛋雕藝術創作中,於文從不墨守成規,而是勇於接受新鮮事物與新技術。從雞蛋到鴨蛋、鵝蛋,再到鴕鳥蛋,她嘗試在各種禽蛋上進行雕刻,也從原來單一的浮雕升級到現在難度更大的鏤空雕刻,並首創截片蛋雕、情景鏤空蛋雕、一線空旋鏤空蛋雕等杰出的蛋雕作品。

  經過不懈追求、繼承、探索與創新,於文的蛋雕作品逐漸形成了獨特而鮮明的藝術風格,尤其是她的鏤空蛋雕作品技藝在全國已是名列前茅。

  2011年,於文作為唯一一位中國內地蛋雕藝術家應邀赴香港參加了“2011香港國際蛋雕巡回展”,而且她是歷年蛋雕展上唯一的女蛋雕師。同年,她的蛋雕作品被“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文化產品展示會”選用,其他作品還多次參加國內外文化產業博覽會,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以刀代筆,游刃薄卵。這是蛋雕藝術的絕活。”談及未來,於文感慨,由於蛋雕過程單調、枯燥,願意學習的人越來越少,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歡這門藝術,“我要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責編:邱宇哲、王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