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哈啰岀行用戶規范還車率已超90%
進入3月,沈陽共享單車運營企業響應城市管理需求,在沈陽市區上線了“P點還車”技術,引導市民規范定點還車。
3月11日,哈啰出行沈陽兩輪業務負責人胡燦告訴記者,截至3月10日24時,沈陽市哈啰岀行用戶規范還車率已經超過90%,在10天裡達到這樣的成績在全國都數一數二,這是文明使用共享單車的“沈陽速度”,更映照出沈陽市民文明程度加速提升。
引入先進技術 單車停放更規范
“P點還車”又被稱為“定點還車”,相較傳統共享單車的隨停隨用,更加有利於單車使用規范和城市道路秩序管理,因為車輛停放均在指定地點。這方便了用戶找車用車,避免高峰時“一車難求”的局面。
業內人士介紹,利用北斗高精定位技術,對共享單車進行定點停放管理,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方面有助於規范行業發展,避免各企業利用亂停亂放等方式進行無序競爭的亂象。另一方面,車輛定點停放管理,便於市民在線查找單車,提升用車體驗。對運營企業而言,高精度定位能更有效追蹤自行車,提高運維找車效率,實現智能調度管理,降低資產運營成本。
據介紹,目前哈啰單車近三分之一的運營城市已升級為定點停車模式。通過對出行需求的理解和城市兩輪潮汐效應的洞察,絕大多數停車點有“數據支持”,能夠反映城市整體兩輪出行方向、目的、地點和場景,能夠最大程度預測用車需求。
市民文明程度高 城市管理態勢好
“使用沒有什麼障礙,按照APP裡面的提示一步步操作就可以了,有時候會有定位偏差,刷新位置就能正常還車。”今年54歲的市民關女士在3月8日第一次使用“定點還車”就快速找到了P點並順利還車。
對市民而言,啟用新技術“定點還車”后,無須升級APP,但在還車時需要關注地圖頁上“P”點的位置和變化,因為在沈陽尚處於測試階段,路面點位和APP中的虛擬點位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但長期來看,車輛規范停放使用,也能夠促進與城市管理的更高匹配,從而保障服務穩定性和持續性。
胡燦介紹,“定點還車”的成功應用,離不開市民熱情踴躍地參與。據了解,“定點還車”應用首日,沈陽市民使用哈啰單車規范停車率就超過60%,此后每一天用戶規范停車的比例都有顯著提升。“按照現在的速度,沈陽市民規范停車兩周左右就能超過98%,這是文明用車的‘沈陽速度’。”
哈啰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定點還車”在沈試運營期間,企業曾在APP內向用戶公開征集建議,短短10天收到用戶互動和定點還車建議數超15000條。
目前,有市民建議的還車點位經哈啰出行后台技術處理和點位聚合后,已經批量導出並提供給了主管部門,方便后續在城市內規劃完善。
市政協委員曾提出建議,共享單車行業3.0時代,需要企業主動融入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生態,與城市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共同推動用戶友好、城市友好、管理友好的公共出行環境。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