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千山區以黨建為引領服務“三農”

王雲峰

2021年03月11日09:17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千山區黨員干部到君子蘭產業基地指導特色農業生產。

  “村集體賬戶又到賬了10萬元,村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過得紅火了,這都得益於村集體經濟的發展。”3月7日,鞍山市千山區東鞍山街道獐子窩村黨支部書記王希楠自豪地說,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獐子窩村以草莓採摘、都市農業為主題,打造農業觀光旅游品牌,形成了農民增收致富與村集體發展壯大、農業生產與旅游觀光互動互補的農業發展局面。僅春節期間,獐子窩村就銷售草莓2萬斤,預計全年銷售額可達100萬元。

  近年來,千山區切實把黨建引領貫穿於服務“三農”的全過程,協調解決各類困難,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建工作對鄉村振興的積極作用,彰顯基層黨組織在引領“三農”發展中的主心骨作用,推動集體經濟實力加快發展和農民致富。

  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黨員干部服務“三農”奮力擔當作為

  在實際工作中,千山區委深刻認識到,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在黨建方面不斷發力,讓黨建引領“三農”健康發展。

  從去年開始,千山區在全區范圍開展“三對照、三查找、三提升”活動,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打造適應新時期“三農”健康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黨員隊伍。千山區農業農村部門黨員領導干部多次深入鄉村,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通過黨建引領的形式讓農業實用技術進村入屯,將黨課開到村部、開到田間地頭,在服務“三農”的同時,涵養黨員干部實干擔當精神和為民服務情懷。

  “三農”問題,往往是由於底子薄、沒有產業支持,沒有真正激發出“三農”發展的內生動力,通常是鄉村發展的最大障礙。為破解這一難題,千山區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為縣域各村農業產業升級、農民致富增收出謀劃策、精准幫扶,各村在村黨組織的帶領下,立足村情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獐子窩村黨支部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戰略,以草莓採摘、都市農業為主題,打造農業觀光旅游品牌。太平溝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立足村情實際,大力發展南果梨生產儲存、旅游餐飲服務等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近千萬元,果蔬採摘、農家院等項目為農民創收近百萬元,人均直接增收2000余元。湯崗子村黨委以黨建為引領,依托地域資源優勢,以加工綠色酸菜為突破口,逐步打造出集農產品深加工、特色餐飲、物流配送於一體的多元產業鏈條。目前,該村“湯泉一品”品牌工程帶動本村及周邊10多個村、50余戶村民增收,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增加村集體收入80余萬元。

  打造黨建服務品牌,引導群眾積極參與解決“三農”問題

  黨建引領“三農”促進振興,千山區收效頗大,從而更加堅定信心,不斷發力,著力探索,加強服務,創立“高舉黨旗、服務三農”黨建品牌,引導農業農村系統黨員干部將力量植於農村、情感融於農民、智慧獻於農業,推動工作思路創新,解決進展緩慢的重點難點問題。

  千山區依托8890平台解決群眾關切,2020年辦結涉農訴求73件,群眾滿意率達到100%。該區還大力推動發展數字農業,引導禾道君子蘭基地等涉農企業與快手等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發展網紅經濟。組織9家合作社入駐“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9家農事企業入駐“8890愛心助農平台”,拓寬農副產品線上銷售渠道,去年全區農產品電商成交170萬單,累計成交金額近億元。

  千山區還大力加強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全面推行“人才+產業+基地”的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做法,採取下派科技專家服務隊普及化“訓”、聘請外地專家結對“幫”、選派優秀人才外出“學”、專業合作社定期交流技術“促”等方式,著力提升鄉土人才數量和質量。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千山區繼續強化黨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及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立足特色資源,做好業態創新、政策創新、組織創新和科技創新,動員全社會力量,形成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現代化建設的合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良好銜接。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