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開創區域發展新局面

趙  靜  王  坤

2021年01月29日10:39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乘勢而上開創區域發展新局面

嘉 賓:省人大代表 王慶海 李 奇 王文佳 孫鵬宇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沈陽、大連率先發展,加強協調聯動,引領形成“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經濟布局。那麼,如何把握“時”與“勢”,推進遼寧區域協調發展向更加均衡、更高層次、更高質量邁進?

王慶海: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應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形成以沈陽、大連“雙核”為牽引的“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對沈陽市而言,就是要主動擔當,抓住機遇,瞄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標,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匯聚資本和資源,更好發揮集聚輻射帶動作用,引領沈陽現代化都市圈成為東北振興發展的增長極。

王文佳: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要打破空間上的條塊分割、產業上的同質化競爭,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實現產業轉移、科技成果轉化及文化旅游資源等方面的共享共振共鳴。遼西地區與京津冀地區地緣相近,獨具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而以岫岩滿族自治縣為代表的遼東9個縣(市)則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是遼寧的生態寶藏。遼西與遼東,應明確功能,精准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各展所長、相得益彰的發展局面。

主持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必須發揮中心城市的牽動作用。沈陽、大連是遼寧省當仁不讓的龍頭,沈大強,則遼寧興。加快發展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加快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十四五”期間,沈陽、大連兩市將如何發力?

王慶海:未來五年,沈陽將按照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能級,提高集聚、輻射和帶動能力,著力在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改造升級“老字號”等問題上為全省作出示范,建設國家現代綜合樞紐、國家先進制造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沈陽市共謀劃儲備了2651個項目,總投資達2.2萬億元,其中全局性重大規劃項目253個,今年要啟動220個﹔全年確保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1600個以上,總投資達1萬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000個以上,涉及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建設重大事項和項目70個,計劃投資113.5億元。

李奇:大連太平灣合作創新區是大連市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載體,承擔著探索新模式、開辟新路徑、尋找新動能的歷史使命。遼寧省、大連市與招商局集團充分合作,採取“政企合作”模式開發建設運營,堅持“港產城融創”一體化發展,致力打造東北亞“新蛇口”。在省市政府、招商局集團推動下,目前太平灣管委會已與深圳前海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未來將對標國際高水平創新合作制度、體系、模式和規則,勇當新時代“拓荒牛”,繼續加強頂層設計、抓緊推動產業導入、引入金融資源、開展配套建設,將太平灣建設成為東北地區改革開放、內外合作的新高地和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主持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要找准自身定位、發揮比較優勢,面對“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建設遼東綠色經濟區”的目標定位,遼西、遼東如何在自身規劃發展、工作布局上尋求新突破?

王文佳:遼西地區區位優勢明顯,進入高鐵時代並已納入首都北京、省會沈陽一小時經濟圈,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科學謀劃,主動對接,創新發展。要創新產業、平台、人才等承接模式,加快建設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示范區。工業方面要建設特色產業集群,增強園區發展承載力﹔農業方面利用農業產業龍頭、設施農業企業等優勢,加快實施一批高質量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擴大與京津冀地區市場對接,打造京津冀地區重要的“菜籃子”“米袋子”和“肉鋪子”﹔服務業要以建設遼冀蒙區域性物流中心為目標,打造區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開放“西門戶”和新增長極。

孫鵬宇:綠色是遼東地區最靚的底色,也是最持久的競爭力。遼東地區應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兩篇文章,堅持保護生態、建設生態、發展生態三管齊下,壯大“有錢景”的生態產業,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當前,岫岩滿族自治縣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為載體,發揮“旅游+”的整合帶動作用,打造“藥山養生、濕地賞花、洋河採摘、冰湖文旅”四大農業旅游主題模式,逐步實現全域景區化、景區全域化。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