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全局開新局

唐佳麗  孫大衛

2021年01月28日07:57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著眼全局開新局

■省政協委員馬秀良:走創新路、吃技術飯,實現優勢領域的精耕細作

■省政協委員姜健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振興發展的動力之源

■省政協委員杜秉光:堅持高起點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強鏈延鏈,服務構建發展新格局

■省政協委員楊澍熙:謀劃高質量的項目,深耕細分市場,把握產業鏈中的角色機會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著眼全局開新局,調整腳步起好步,至關重要。

去年,遼寧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邁出堅實步伐。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結構調整進展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突出,改革開放扎實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三大攻堅戰成效明顯……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如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當如何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展現新氣象?記者採訪了省政協委員馬秀良、姜健力、杜秉光、楊澍熙。

在把握新發展階段中抓住新機遇

經過多年努力,當前,遼寧振興步入新發展階段,迎來新機遇,面臨新挑戰,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形勢總體對我們有利。經過多年積累,遼寧具備了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基礎和條件,發展生態全面優化的良好預期正在加快實現。

在省政協委員姜健力看來,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應對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新挑戰,做到危可轉機,行動是關鍵。“遼寧人首先要認識、了解自身的厚實積澱。經過多年努力,遼寧在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支撐能力,傳統產業基礎雄厚,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這些為遼寧在新發展階段抓住機遇構建新發展格局,積蓄了強勁的勢能。”

抓住新機遇,要勇於開頂風船,善於主動突圍,這要求指揮者在戰略上布好局,更需要實踐者在關鍵處落好子。作為一名來自國有石化企業的省政協委員,杜秉光認為,當前,遼寧省一些傳統優勢產業中還存在不少發展短板。以石化產業為例,產業鏈條中“油頭大、化身細、化尾小”“低端過剩、高端短缺”等現象並不少見。“但是,‘落子活眼’,是解決主要問題,抓住重大機遇的關鍵。”杜秉光表示,充分發揮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牽引帶動作用,在做大石化產業規模的同時,補齊石化產業鏈、產品鏈、供應鏈短板,是我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機遇當前勇者勝。新發展階段,新經濟賽道上競爭激烈,把握新機遇,時不我待。“留給遼寧的窗口期不會太長。”身處民營企業的省政協委員楊澍熙表示,立足國家發展大局,遼寧肩負戰略使命,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結構調整步伐不快、營商環境有待改善、新增長點沒有系統形成等問題。“這也要求遼寧人,在‘十四五’期間拿出隻爭朝夕的狀態,實現彎道超車。”

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展現新氣象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發展理念是關系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是遼寧培育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提升發展新境界的思想指引。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構建發展新格局,才能推動遼寧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道路上取得新突破,展現新氣象。

“創新,位於新發展理念之首,也是遼寧爬坡過坎的關鍵環節。”省政協委員馬秀良建議,日前,我國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出重大部署,作為科教大省,遼寧科技創新資源豐富,有條件實施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為此,遼寧省要堅決搭好平台,選准方向,完善機制,優化生態,走創新路、吃技術飯,把創新資源更多投向企業,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中,讓內生創新動力更為澎湃,從而實現遼寧優勢領域的精耕細作。

“用開放的心態謀劃市場方向,是企業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必然。”杜秉光說,比如,遼寧省石化產業對外開放程度較低,但是,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市場潛力巨大,“這也意味著我省石化企業在對外引資合作、國際市場開拓上,有較大的上升空間。調整產品結構充分挖掘國內市場的需求潛力,立足全球資源、積極擴大出口業務和技術合作,我們的產業基礎優勢,就一定會有所顯現。”

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突出問題上來,把資源要素引導到有利於提高發展質量的領域中去,才會把新發展理念的豐富內涵發揚光大。“我省提出要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做強做大航天航空產業,超前布局未來行業機會,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和標志產品,形成新的產業梯隊。這讓通航產業等裝備制造業迎來春天,也會強化我們將傳統產業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取得新發展的信心。”楊澍熙表示。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新貢獻

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遼寧振興,需要全省人民探索適合遼寧發展的有效路徑,勾勒好發展藍圖。

馬秀良認為:“作為共和國長子,遼寧一直以服務大局為己任。未來也必將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自己的作為。”他建議,遼寧省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產業、場景優勢,為全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作出遼寧貢獻﹔另一方面還特別需要重視將科研院所產出的新知識,迅速與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對接,讓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遼寧省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把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姜健力表示,依托產業數字化的場景資源優勢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是推進振興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他建議,要聚焦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體的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重點發展軟件業、集成電路制造業,培育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每個企業而言,就是要盡量去謀劃高質量的項目,增強核心競爭力,增強產品的創新能力。積點成面,從而提升遼寧整個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簡而言之,就是要進一步深耕細分市場,按市場需求生產,扮演好自己在產業鏈中的角色。”楊澍熙表示。

重任在肩,使命光榮。委員們紛紛表示,隻要我們胸懷“兩個大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就一定能不斷開創振興發展新境界。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