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重工摘取“中國工業大獎”

楊麗娟

2021年01月27日10:15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大連重工摘取“中國工業大獎”

核心提示

2020年12月27日,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連重工”)榮膺“中國工業大獎”,成為本屆大會東北三省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這也是中國工業大獎誕生至今,大連市首家、中國重機行業第二家、遼寧省第三家榮獲中國工業大獎的企業。

中國工業大獎是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工業界奧斯卡”。摘取這一獎項,是大連重工踐行新發展理念結出的豐碩成果。

作為我國機械工業的“母廠”和起重運輸機械的“搖籃”,大連重工堅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向智能、綠色、高端、服務方向升級,百年“老字號”不斷煥發新活力,成為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領域的大型重點骨干企業,並在與世界一流企業同台競技中接連斬獲佳績。

創新鑄造大國重器

1月22日,在大連重工設研總院,設計人員正抓緊進行陝投集團年產90萬噸電石爐總包工程、日照港東煤南移工程用4台大型散料設備的設計,為企業奪取2021年首季開門紅緊張忙碌著。

大連重工建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風電傳動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德國研發中心等高層次研發平台。作為大連市屬企業中的“國家隊”,大連重工始終專注於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把承擔國家重大裝備課題,振興民族裝備制造業作為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全力攻克國家“卡脖子”難題,鑄造大國重器。企業年均投入銷售收入5%以上的研發費用,開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其中轉化為國家、行業標准74項,獲科技獎勵280余項,累計授權專利1035項,軟件著作權43項,累計破解50余項重大裝備國產化難題。

手握專利,大連重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創造出244項“中國第一”。企業多年來為中國寶武現代化鋼鐵示范項目、我國重要煤炭樞紐工程秦皇島港項目、三峽工程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提供關鍵核心裝備﹔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研制出的饋源索驅動核心系統,是FAST工程三大自主創新之一﹔研制出的多功能火箭發射平台助力“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和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升空﹔為中海油研制出國內首個單點系泊裝備及首套單點系泊電滑環,打破國外壟斷。2020年,大連重工新取得專利授權58項,完成新產品開發35項。

叫響民族裝備制造業品牌

前不久,大連重工下屬大連華銳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通過遠程跨國視頻談判,與澳大利亞羅伊山鐵礦公司簽訂了1.5期尾礦項目。此前,他們承攬的該公司1期尾礦項目榮獲了2020年度澳大利亞礦山行業領導獎和礦物處理最具前景項目獎。疫情時期,大連重工同客戶“雲”上圍繞改進提升同類產品性能和質量制訂了改進方案,最終擊敗眾多國際競爭對手成功中標。

近年來,大連重工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推進國際化開放經營,實現了從單機出口到成套設備出口,再到工程總承包出口和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的轉型。為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FMG礦業集團和漢考克探礦公司等國際知名顧客提供了大型、高端、智能化散料裝卸設備,叫響了民族裝備制造業品牌。

2020年,大連重工產品和服務已出口至92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澳大利亞FMG廢料輸送、俄羅斯大型鑄造起重機等有國際影響力的項目,實現出口訂貨2.2億美元。

獨創管理模式

在2020年遼寧省企業品牌價值信息發布會上,大連重工以928.7分(滿分1000分)品牌強度、60.96億元品牌價值的評價結果,在全省57家入圍企業中位居第二,企業品牌價值一年增長逾20億元,並被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授予“全省首批卓越質量推廣示范基地”。

這是大連重工獨創並實施“3C+PDCA”精益質量管理模式取得的豐碩果實。

“3C”的核心是對標,即通過與自身、與競爭對手、與行業標杆的三個比較,在產品、經營、管理、發展四個維度上不斷尋找差距和不足,形成持續改善管理的動力。

“PDCA”的核心是持續改進,通過“計劃—實施—檢查—改進”的循環,以系統性管理思維和保証戰略落地的行動目標,實現從“管結果”向“管過程”轉變,通過聚焦企業運行過程效率和增值,形成了大連重工持續改進的創新機制。

2020年,大連重工以“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理念為引領,全面深入實施“3C+PDCA”卓越質量管理模式,在全企業范圍內聚焦突出問題和根源性問題實施質量共治,根治了85項重復性質量問題,完成了鑄造起重機等6項產品的階段性質量對標提升工作,產品市場競爭力得到鞏固和提升。

大連重工還創新實施精益設計、精益工藝、精益採購、精益生產、精益成本、精益管理六大精益運營模式,精益管理理念逐步在設計源頭到安裝現場的全流程中得以體現,“向管理要效益”收效顯著。

“老字號”的新升級

1月的旅順,寒意襲人,但大連重工旅順制造基地卻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多套大型智能焦爐設備正井然有序地進行著組裝、發運。2020年,大連重工出產大型環保焦爐設備超百台,目前在國內7米以上大型環保焦爐機械的市場佔有率已達90%以上。通過大力實施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制造和服務制造轉型升級,大連重工不斷釋放新動能。

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和客戶痛點需求,大連重工聯合國內高校、院所研發了智能化焦爐機械控制系統、智能起重機集群控制系統、散料無人化智能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將5G應用技術、遠程監控診斷、數字化情景再現等進行系統集成,在多個工程項目中實現了應用和示范,推進了行業進步。2020年,以“智能化、高效”為升級重點,大連重工研制出3600噸/小時全球首台智能化連續卸船機、國內首台自然導航無人重型框架運輸車等智能產品,全年智能化產品訂貨實現兩位數增長。

向綠色制造轉型升級。聚焦冶金行業設備環保需求,大連重工研發的焦爐除塵和煙塵治理技術的煙氣捕集率已達到98%以上,高於國家標准三個百分點。通過聚焦環保領域顧客需求,大連重工開發了廢氣脫硫脫硝處理、干式真空泵脫氣、工業銅酸水處理等多項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於山東某公司的鎳鐵合金爐脫硫脫硝處理技術,提前3年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准,且優於國家標准20%以上。2020年,大連重工研發的焦化污水處理項目、大型焦爐設備除塵系統,在客戶復工復產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顧客高度肯定。

向高端制造轉型升級。大連重工實施傳統主導產品高端升級與高精尖產品研發並行戰略,研制成功世界首創的2萬噸橋式起重機、世界首台7.63米搗固焦爐機械、執行澳大利亞標准的1.45萬噸/小時堆料機和1.27萬噸/小時裝船機等重大高端裝備,填補了國內外空白。依托“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了深水半潛式起重鋪管船用2×8000噸超大型船用起重設備關鍵技術,形成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技術和能力。2020年,大連重工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套敞頂集裝箱及通用敞車兩用翻車機、出口澳大利亞FMG公司5850/5850噸/小時·45米堆取料機等系列高端設備。

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化技術,以遠程監控方式將設備與工程的應用數據實時發送回企業控制中心,大連重工可以為顧客及時發現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與服務,保証設備良好運行。到2020年末,大連重工已設置14個國內外工程維護保障中心,可為顧客快速解決設備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保障備件供應,確保顧客設備運行的可靠性與利用率。

“十三五”期間,大連重工主要經營指標穩步增長,成為中國六大重機企業中唯一保持連續盈利的企業。2020年,在“疫情沖擊、經濟下行”雙重壓力考驗下,大連重工全年實現新增訂貨118億元,其中新產品訂貨佔比實現顯著提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主要經營指標大幅增長,創七年來最好水平。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