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喇叭戲》記錄地方戲曲的歷史與傳承

王臻青

2021年01月06日07:21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紀錄片《海城喇叭戲》 記錄地方戲曲的歷史與傳承

  1月4日,記者從鞍山市文旅中心獲悉,由鞍山市藝術創作研究所組織拍攝的紀錄片《海城喇叭戲》在鞍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我眼中的文明鞍山”短視頻、微電影展示活動中獲得紀錄片單元銀獎。

  紀錄片《海城喇叭戲》講述了海城喇叭戲這一遼寧獨有的地方戲曲的歷史源流、表演特色、劇種生態、社會影響及發展現狀。拍攝人員深入海城喇叭戲發源地及傳唱地區拍攝素材,利用留存的歷史影像資料,將海城喇叭戲從孕育形成,直到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程,用翔實的影像進行記述。

  海城喇叭戲是東北地區最早形成的民間劇種之一,距今約有300多年歷史,脫胎於海城地秧歌,主奏樂器嗩吶又名“喇叭”,故稱“喇叭戲”。這一劇種以反映當地勞動人民生產生活習俗為內容,貼近生活。2008年6月,海城喇叭戲被國務院確立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作為該項目的責任保護單位,鞍山市文旅中心、鞍山市藝術創作研究所始終重視海城喇叭戲的傳承與發展,制定保護規劃,推出保護舉措,壯大傳承隊伍,培養觀眾群體。有效依托鞍山市演藝集團和海城文化館兩個海城喇叭戲傳承基地,積極引導並扶持鞍山市演藝集團海城喇叭戲專業劇團、鞍山天驕海城喇叭戲民間劇團、海城市紅陽喇叭戲民間劇團3個演出團體。先后復排了海城喇叭戲傳統劇目《王婆罵雞》《梁賽金擀面》《牆頭記》《小放牛》《馬前潑水》,創作排演現代戲《蹺中情》《孝順媳婦》《杜鵑花開》,拍攝微電影作品《王婆罵雞》、戲曲專題片《喇叭聲聲》、紀錄片《海城喇叭戲》。常年開展海城喇叭戲“進校園、進社區”及送戲下鄉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年均演出100余場,惠及群眾10萬余人。近幾年,海城喇叭戲作為遼寧地方戲代表,多次參加了中國戲曲昆山百戲盛典、全國基層院團戲曲匯演等大型文化交流演出活動。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