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冬都是兒科門診的傳統就診高峰,尤其是供暖后小患者會突然增多,‘暖氣病’成為兒科門診接診最多的疾病。”11月2日,沈陽市兒童醫院門診部主任李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供暖后室內外溫度和干濕度的變化,極易引起兒童呼吸道疾病。“家長一定要關注調節家裡室內環境,並注意讓孩子多吃水果,多喝水。”
供暖后兒科疾病將出現小高峰
李哲介紹,在冬季,兒童感冒、咳嗽、發燒等呼吸道疾病是佔比最多的疾病。其中,大多數孩子都與家中供暖有關。“今天是供暖第二天,還看不出來什麼,等一周以后,患上‘暖氣病’的患兒就多了。”李哲說。
事實上,“暖氣病”只是民間通俗的說法。冬季除了氣候干燥、寒冷外,家中的暖氣、空調會導致空氣更加干燥。同時,一些家中為了保暖不開窗通風的做法給病菌提供了“溫床”,更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發生。表現的症狀除了發燒、咳嗽外,還有因為燥熱而煩躁不安,皮膚干燥、起皮,鼻子干甚至出血等。同時,鼻咽部干燥使得呼吸道保護屏障受損,兒童更易合並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此外,供暖季來臨,醫院還經常會收治一氧化碳中毒的孩子,多因家中燒煤取暖未開窗通風造成。
避免“暖氣病”先調整室內環境
如何避免孩子患上“暖氣病”呢?李哲表示,家長應當著重對居家室內環境進行調節。
供暖后,室內外溫差比較大,家長應該適時增加衣物,防止孩子突然受涼感冒。家中的暖氣溫度也不是越高越好,理想的溫度在22-24℃之間。供暖后,家中會比較干燥,此時應該注意保持家中濕度,控制在50-60%,保証孩子的呼吸道粘膜比較濕潤,這個狀態下,孩子的呼吸道粘膜對病毒和細菌的防御會在一個最佳的狀態。此外,每天溫度高、空氣好的時候應開窗通風。
李哲建議,在飲食方面,孩子應該勤喝水,建議至少一個小時就補充一次水分。同時,通過多吃蔬菜水果的方式補充各類維生素。“在天氣比較好的時候,家長可以領孩子出去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更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相關鏈接
五種辦法預防兒童感冒
雖然兒童免疫力低,但對於感冒還是可以有效預防:
堅持用冷水洗臉洗鼻子,增強鼻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
可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穴1至3分鐘,或用兩食指擦鼻梁兩側,使之發熱,促進鼻腔血液循環和黏液分泌,增強其抗病能力。
多喝水,保証充足的睡眠,少去人多的超市、飯店等。
注意通風,可選擇在中午氣溫高的時候進行通風。
孩子在家室溫不要超過25℃,太干燥的話打開加濕器,或在家中多種植綠植。
孩子感冒在家如何用藥
孩子感冒了很多家長不知在家如何用藥。李哲表示,孩子有病既不能扛著,也不能亂服藥。
如果孩子隻有發熱,不伴有咳嗽等其他症狀,可以先用退熱藥(體溫≧38.5℃)觀察,也可以用些清熱解毒的中藥﹔如果高熱不退或反復發熱超過24小時,需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孩子的狀態和化驗、檢查結果,給予適當的治療﹔如果發熱同時伴有咳嗽,家長要重視,需盡早到醫院診治﹔如果伴有喘息,可能合並喘息性支氣管炎或肺炎,應及早就診﹔如果咳嗽不重伴流涕,沒有發熱,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先服用小兒常用的感冒、咳嗽藥觀察。注意小兒氨酚黃那敏這類感冒藥含有退熱藥,如果不發熱盡量不要選用,可以選用一些治療感冒的中藥制劑。服藥3天沒有好轉,應及時就診。(記者 尚志文 攝影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