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沈陽市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按照國務院安委會部署和應急管理部“1+3+1”創建要求,大力推進城市安全法治化、智能化、規范化、實戰化、社會化建設,著力構建綜合性、全方位、系統化的城市安全發展體系,以安全文化新動能,推動城市治理實現新發展,安全事故逐年穩步下降,連續十年實現重特大安全事故零發生。
強化科技支撐,努力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效能。整合數據資源,建成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接入公安、交通、應急和水電氣等47個單位、1000多億條數據資源。開展危化品生產企業、危貨運輸車輛、高層建筑、群租房等21個系列風險研判,挖掘關聯數據90.6億條,感知異常數據35.6萬條,精確管控風險隱患9.1萬項。建成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劃分網格單元51495個,建立河、路、樓、場、店 “五長制”,對236.6萬余個城市部件實行編號建檔、數字管理,形成了問題發現、立案、派遣、結案、監管的閉合鏈條。
強化管理創新,切實加強城市風險閉環管控。完善規章制度,制定安全生產條例、電梯安全條例等城市安全地方性法規19部。將綜合防災、公共安全納入城市空間總體規劃,實行“多規合一”管理。出台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兩辦法、兩規范、三清單”,制定重點領域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推進指南。精准辨識風險。開展城市應急能力評估和安全體檢,通過企業自主辨識、行業部門審核確認、第三方評估,對45個行業領域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編制城市運行安全風險白皮書,分級分域管控風險點2.46萬個。實行重大隱患市政府挂牌督辦,累計整改問題132項。督改堵佔消防車通道問題10421處,搬遷改造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29家,抽換改造老舊燃氣管線920公裡,實施排水防澇補短板工程170項。聯勤聯動處突。整合消防、防汛、森防等七大指揮力量,成立市應急指揮中心,構建“1+M+N”聯勤指揮體系和“水電氣熱訊、醫環宣公專”聯勤保障模式。“12·2”高層建筑火災扑救入選應急管理部2019年應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強化文化引領,努力凝聚城市安全全域力量。拓展安全文化格局,建立以“安全是福,共創共享”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框架體系,從安全監管、企業自律、個人意識三個維度,持續開展“安全俠”送祝福話安全、安全文化大講堂等17項安全文化普及活動。實施應急安全“百千萬工程”,建設百個安全文化示范社區、招募千名安全巡檢員、組織萬名安全公益活動志願者,33萬“盛京義勇”累計開展志願服務430余萬次。豐富安全文化載體,推出“安全沈陽”文化手冊,出版發行市民應急知識讀本,制作公益宣傳片40余部,推送新媒體安全常識6000余萬條。建成VR體驗、模擬訓練等安全教育培訓基地26個,創建全國減災示范社區55個、市級以上安全文化示范企業132家。嚴格執行國家行業標准,在大型企業推行服務商、供應商企業安全達標准入制度,創新中小微企業區域協作組帶動模式,建成三級以上安全生產標准化企業2711家,標准化達標企業近三年亡人事故為零。推動安全習慣養成。開展安全文化“五進”活動,邀請燃氣、消防、交通等安全專家講授安全教育課,70.8萬名中小學師生共同在線學習。開通隱患舉報獎勵平台,在企業持續開展反違章除隱患、身邊隱患隨手拍等安全監督活動。運行線上消防車通道違法行為“曝光台”,依法處置7批次、88件。
據悉,為全面推進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沈陽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創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精准對標創城評價標准,將創建任務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指標,層層壓實創建責任。持續加強源頭治理、風險防控、監督管理、保障能力、應急救援等各項工作,以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為契機,大力推進城市安全法治化、智能化、規范化、實戰化、社會化建設,著力構建綜合性、全方位、系統化的城市安全發展體系,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