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凝聚力 奏響齊抓共管“協奏曲”

李莉

2020年09月14日09:03  來源:沈陽日報
 
原標題:提升凝聚力 奏響齊抓共管“協奏曲”

  蘇家屯區中央大街樣板段景觀工程。李浩攝

  作為典型的城鄉接合部,蘇家屯區底子薄、基礎差,創城工作千頭萬緒難度非常大。如何抓住牛鼻子,從根本上改變區內的落后面貌,沈陽市蘇家屯區委主要領導果斷決策,以“7+2”,即七個涉農街道和沈南第一黨支部紀念館、烈士陵園兩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重要點位,周邊一公裡改造為核心,集中攻堅唱好城區面貌、公共秩序、文明素質三部“協奏曲”。

  找差距補短板

  城區面貌提顏值

  近日,伴隨著中央大街樣板段景觀工程的全面完工,居民們又多了一處休閑健身的好去處。為打造這樣移步異景的特色景觀,建設者們克服了任務重、時間緊、反季種植等重重困難,高標准高質量地完成了景觀樣板段施工,呈現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新風貌,為創城增添了新亮點。

  創城,創的是民心,回應的是民意。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以及主次干道的改造等,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更是創城題中應有之義。為了改變城區環境,蘇家屯區投入1.07億元進行中央大街示范路工程、城鄉接合道路維護、 城市出入口等基礎設施的改造與提升。進入創城決戰攻堅階段以來,蘇家屯區在已經取得的成果基礎上,依然舉一反三、查缺補漏,梳理整改點位77處,涉及林盛、陳相、沙河、民主等11個街道辦事處,完成整改面積約38430平方米。近日,通過市、區檢查,再次發現三處需要整改的問題:八一紅菱街道兩個點位綠化約2000平方米,水泥混凝土硬化約1200平方米,沙河街道一處點位,瀝青混凝土硬化約1300平方米。如今,這些細節上的巡查、整改仍在繼續,創城沒有休止符……

  創城讓老百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無不為這一惠民之舉拍手稱贊。

  查死角掃盲區

  公共秩序大改善

  違章停車、垃圾清運不及時、佔道經營等是影響蘇家屯區創城的難點。為此,蘇家屯區職能部門發揮各自優勢,協同作戰謀打贏。

  區交警大隊施劃停車位、整治道路違章停車,7個涉農街道與之對接,密切配合,對區內10個重點燈崗,積極招募120名志願者,參與文明交通引導,使交通井然有序。在創城沖刺階段,全區啟動了創城攻堅月行動,開展了三輪大規模清理整治工作。該區成立聯合執法隊伍,七個街道分別成立了聯合執法分隊,區創城辦同志全體無休,分6組全員下沉,對全區點位和管理類問題進行無漏點、無死角、無盲區的“拉網式”督查,發現問題現場交辦整改,確保新版測評標准落實、落細、落准。共開展集中行動36次、出動882人次、警車1100台次,整治道路違章停車3.5萬台次,施劃停車泊位1.7萬個,查處偷排建筑垃圾案件16起、不文明養犬1674起,清理衛生死角1116處、清理垃圾3萬余噸,清理廣告小招貼噴涂廣告1.1萬余處,全區1406家社會單位及202個小區消防設施全部完成。

  每天,全區1000多名黨員、機關干部志願者在早晚高峰出勤值守,風雨無阻,在重點交通崗、重點路段,勸導行人文明過馬路、宣傳文明交通,為城區公共秩序的大幅改善注入了強大的引導力量。

  廣宣傳重教育

  文明素質有提升

  “三角地的廁所能臭死人,下腳都費勁。”接到居民反映后,陳相街道立即將其列入創城清單,一企業家主動出資3.5萬元攬下修繕工程。小廁所,大民生,更彰顯幸福背后的文明。

  文明素質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為凝聚更大的參與創城的力量,蘇家屯區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公眾號蘇新事刊發創城報道1200余條,區廣播電視台每天在重要時段刊播公益廣告,中國文明網,中央、省市媒體和新聞網站對蘇家屯區創城工作給予充分報道。創城宣傳海報、公益廣告隨處可見,五進活動深入人心,開展“餓了麼”快遞小哥消防宣傳進萬家活動。區創城辦錄制了“公勺公筷”視頻,開展多層次、立體化宣傳,“不剩飯不剩菜”“文明用餐、節儉惜福”的文明風尚、文明理念蔚然成風。發放“一封信”、“倡議書”、交通文明停車卡等宣傳品6萬余份,人民群眾對創城工作知曉率、滿意率和參與度不斷提升。

  志願服務大集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項目。以谷多綿愛心團隊為首的十支志願者隊伍周周開展活動,精准對接群眾需求,同時開展《創建文明城市——致市民一封信》《市民文明促進條例》《民法典》及文明祭祀等宣傳,讓市民文明素質在宣傳勸導中逐漸提升。

  通訊員 孫陽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