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繪就可居可游的城市畫卷

2020年08月11日11:26  來源:沈陽日報
 
原標題:繪就可居可游的城市畫卷

李浩 攝

城市慢道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座城市的舒適程度與文明高度。行走其間,便是在閱讀一座城市。近年來,沈陽加快推進綠道建設,公園、綠地、河流、建筑被串聯在一起,詩境、畫境、城景融於一卷,行雲流水般地繪就了一幅當代可居可游的“富春山居圖”。

8月10日,沈陽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今年開始,沈陽將多措並舉打造“慢行友好城市”,使慢行交通和小汽車一樣享有平等路權﹔讓慢行交通系統連續成網,並普及步行休息區、自行車停放點及風雨連廊等。

目前沈陽城市慢行系統建設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一個供市民茶余飯后休閑的濱水慢道,主要集中在渾河兩岸、南北運河沿線和一些明渠周邊﹔再有就是城市核心區的慢行系統。

如何建設

打造濱水慢道+城市核心區慢行系統

綠蔭覆蓋 幽靜其中

8月10日,記者在渾河邊採訪時看到,這裡綠廊慢道不僅路面干淨整潔,而且道路周圍綠蔭覆蓋,行走在幽靜的健身慢道中,讓人心曠神怡。“通過兩期建設,目前渾河慢道西至三環東至四環,將五裡河公園、沈水灣公園、羅士圈公園、長白島森林公園、奧林匹克公園以及鋼琴音樂廣場等串聯起來,充分滿足了市民徒步和騎行的需求。”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記者看到,渾河綠道除了景色宜人外,還統一建設標線和沿線標牌,增設休閑驛站、坐椅、垃圾桶、引導信息牆、信息塊等內容。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綠道改造中,渾河兩岸南北兩側加密了衛生間和能量補給站的數量,同時為帶嬰兒游玩的母親們打造了專屬母嬰室,為需要緊急救護的游客建設應急救援的紅十字救護站。

獨立路權 出行安全

與濱水慢道相比,沈陽也在努力建設城市中心慢行系統。8月10日,記者在東一環快速路橋下看到,這裡通過設置圍欄把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一一分開,三方都可以在自己的道路裡正常通行。

無獨有偶。記者當天在三好街看到,這裡的慢行系統改造也在進行中。“三好街慢行系統改造,就是為了強化步行和非機動車的獨立路權,使大伙出行更安全。”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釋 疑

慢行交通等於減慢出行?

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范東旭表示,慢行交通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減慢出行,而是根據出行距離對交通方式依賴的分流,“步行或騎行”接駁公交,反而會提高出行效率。

“過去,我們一直以為,自行車等慢行交通只是一種輔助、配套,是從屬地位的,但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意識到,慢行交通系統同樣重要。我們強調慢行交通的一大原因,恰恰是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品質。”范東旭說。記者 於海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