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沈陽郎朗鋼琴廣場四周年音樂會如約而至

琴聲朗朗 兩岸和鳴

2020年08月10日08:43  來源:沈陽日報
 
原標題:琴聲朗朗 兩岸和鳴

沈陽郎朗鋼琴廣場四周年音樂會現場。李浩攝

8月8日,沈陽郎朗鋼琴廣場再次響起熟悉的旋律。傍晚時分、藍天白雲、草色青青,夜幕微垂時、帳篷星光閃、草坪燈亮起,一派愜意的生活場景……

由沈陽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琴聲朗朗兩岸和鳴:沈陽郎朗鋼琴廣場四周年音樂會”,在郎朗鋼琴廣場、沈陽K11和“雲盛京”,主、分會場,線上線下同步舉行,展示了沈陽人豐富幸福的文化生活,以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

三小時超長版鋼琴音樂會

17時30分至20時30分,三個小時不間斷,一場超有分量的音樂會精彩上演。沈陽郎朗鋼琴廣場四周年音樂會匯聚了遼沈本地優秀文化志願者們,他們為廣大市民和網友獻上豐盛的文化盛宴。觀眾既欣賞到了貝多芬、肖邦等所作的世界名曲,也聆聽了《紅色娘子軍》《梁祝》等中國經典曲目,當然還有國際鋼琴大師郎朗為家鄉創作的《盛京晨曲》。

當鋼琴廣場的保留曲目《沈陽啊沈陽》和《渾河之夏》奏響,現場觀眾不禁跟隨輕聲哼唱。郎朗的學生徐子航也亮相演出,演奏《鐘》,他技術嫻熟、感情飽滿,頗有大家風范。

音樂會的表演形式多樣,既有鋼琴獨奏、四手聯彈,也有鋼琴+長笛、鋼琴+小號、鋼琴+小提琴、鋼琴+古箏等“跨界”合作,以及鋼琴+舞蹈、鋼琴+朗誦等強強聯合,可謂精彩紛呈。當晚活動吸引了37.4萬網友在線觀看。

三次“和鳴” 兩岸競秀

當晚音樂會最大的嘗試,就是在沈陽K11設置分會場,與之隔河遙相呼應。同曲不同形式進行表演,兩岸競秀。現場三次連線,當鋼琴廣場這邊演奏《海闊天空》后,沈陽K11的舞台上,樂隊激情唱響《海闊天空》﹔這邊演奏完小提琴版的《渾河之夏》,對岸就來個鋼琴版的《渾河之夏》﹔鋼琴秀一段《野蜂飛舞》,對岸回應著《野蜂飛舞》,兩個現場通過大屏幕實時互動,點燃渾河兩岸藝術激情,為沈陽夜經濟注入了文藝元素,提升夜生活文化內涵。

市民張女士每周末都會在郎朗鋼琴廣場的草坪上坐一會兒,她激動地說,這些年,親眼見証了渾河兩岸的環境越來越好,演出越來越精彩,“這些高質量的文化活動,滿足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年間上演近300場演出

四年來,郎朗鋼琴廣場累計組織公益鋼琴音樂演出近300場,現場觀眾近20萬人次,在線直播網友觀看達數百萬人次。郎朗鋼琴廣場已成為文化沈陽的重要名片。

2017年,共謀共建的鋼琴廣場“沈水明珠”誕生,同年8月,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回家鄉為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鋼琴廣場揭幕,並傾情演奏。2018年8月,郎朗再度來到廣場演奏,為“音樂之門”雕塑揭幕。2019年8月,由郎朗創作演奏的《盛京晨曲》在此正式發布……從2017年開始,每年6月至10月的周末傍晚,優秀的文化志願者在沈陽郎朗鋼琴廣場進行公益鋼琴演出,冬季春季時演出搬到室內舉行。郎朗鋼琴廣場讓沈陽琴聲悠揚,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更加幸福、充實。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秒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