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贊國網遼寧電力沈陽郭家愛心團隊:一句承諾信守60多年 郭家愛心團隊隊員為盲人居民重新布置室內電線,確保用電安全。陳 龍攝 62年前,在遼寧省沈陽市的“盲人大院”,因電力抄表員的一句“有事隻要招呼一聲,保証隨叫隨到”的承諾,開啟了一段延續至今的愛心接力,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
遼寧省沈陽市:擂台比武促振興 “今年,我們村打造了舒心就業惠民平台,可以便捷地查詢對接企業用工,200多名鄉親實現轉移就業,人均月增收3000元。”在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十裡河街道楊城寨村,村黨總支書記劉斐向前來觀摩的街道黨工委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介紹。…
遼寧將開放共享1萬台(套)大型科研設備 本報沈陽4月11日電 (記者郝迎燦)記者從遼寧省科技廳獲悉:目前遼寧已篩選出分析儀器、計量儀器、電子測量儀器等14個類別、5641台(套)通用性強、服務面廣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還將加大力度確保全年開放共享設備達到1萬台(套)。自2013年遼寧啟動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以來,儀器入網率和共享成效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遼寧建成4620個工會驛站 本報沈陽4月9日電 (記者劉洪超)9日,記者從遼寧省總工會獲悉:近年來,遼寧積極推進工會驛站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工會驛站4620個。據悉,工會驛站是工會組織建立的為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配送員、出租車司機、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和交通警察等戶外勞動者提供休息如廁、飲水納涼、餐食加熱、驅寒避雨、手機充電、讀書閱覽等一站式服務的站點。…
人民日報點贊鐵嶺市昌圖縣利用科技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 清晨,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三江口鎮寶龍村,農機在一望無際的大田裡穿梭,進行著玉米秸稈粉碎機械還田作業。農機駛過,地塊裡翻出了黑色的土壤。…
人民日報點贊遼寧老舊小區改造:老街坊樂享新生活 核心閱讀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改善社區生活環境﹔建立特聘設計師制度,搜集民意滿足需求﹔搭建多方合作協商平台,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近年來,遼寧省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居民樂享幸福新生活。 走進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多福社區多福小區,道路干淨整潔,車輛停放有序,路旁樹木抽出新芽,春天的氣息扑面而來。…
筑牢北疆綠色長城(美麗中國) 圖一圖二圖三編者按:綠化祖國要擴綠、興綠、護綠並舉。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三北地區是國土綠化的主戰場,要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三北’工程建設上來,筑牢北疆綠色長城。…
人民日報關注遼寧春耕:一場田埂上的農技答問 早上6點剛過,遼寧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肖萬欣就和3名同事來到了沈陽站,准備趕往260公裡外的鐵嶺市昌圖縣三江口鎮。“三江口的村民在我們的春耕備耕惠農直播間了解到玉米科學種植的好處,想請我們去現場講講技術。…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關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要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新的起點上把革命先輩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清明節假期,各地廣泛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活動,人們在致敬英雄中傳承紅色基因,在重溫歷史中感悟英烈精神,在撫今追昔中堅定前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