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757名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全覆盖巩固扶持;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每年给予上线不超过8000元的扶持补贴……沈阳市残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残疾人政策保障措施,用新发展理念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作用
沈阳市强化残疾人低保特惠,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并落实分类救助、标准上浮、单独申请等政策措施。
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低保金普遍上浮20%,对重残或低保家庭中2个及以上的残疾人低保金上浮30%;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3倍的家庭中一、二级残疾人和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可申请单人保;对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中有重度残疾人的,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低保时,家庭实际收入按50%计算。截至目前,全市有2.5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享受分类上浮救助,有3359名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
发挥社会福利的扶助作用
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市给予2.6万名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中的一、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补贴;给予6.9万名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80元的护理补贴。
沈阳市实施低收入一级残疾人专项救助,对1660名低收入一级智力、精神、肢体和多重残疾人按当地城乡低保标准开展专项救助。对3320名残疾儿童少年和大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实施“分阶段、分人群、全方位、全覆盖”助学资助。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为居住在家庭和社区中的673名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家庭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提供一对一日常生活服务。通过24个阳光家园,为667名残疾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对134名农村建档立卡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开展“以奖代补”居家服务。以沈阳市安宁医院市级“全省精神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示范机构”为依托,推动社会力量为1010名精神残疾人开展集中托养照护服务。
发挥社会保险的保障作用
沈阳实施残疾人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对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选择任意档次参保缴费,地方政府均为其代缴全部最低缴费200元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对城乡重度残疾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补助。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55-59周岁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8元的生活补助。为181430名持证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实现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
发挥精准施策的导向作用
持续开展产业项目扶持,沈阳安排专项资金400余万元,对2757名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全覆盖巩固扶持。同时,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每年给予上线不超过8000元的扶持补贴。
深化社会组织助残扶持,沈阳动员爱心企业从2020年—2025年,每年连续捐资50万元,对有意愿发展养殖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建立低收入残疾人动态监测机制,运用“沈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动态掌握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进行监测,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残疾人,落实访视制度,按级分类、分渠道、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帮扶。
沈阳市残联通过加大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稳定脱贫政策帮扶力度,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助力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增强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数说沈阳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
?2.5万:全市共有2.5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享受分类上浮救助;
?2.6万:给予2.6万名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中的一、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补贴;
?6.9万:给予6.9万名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80元的护理补贴;
?2757名:对2757名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全覆盖巩固扶持;
?8000元: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每年给予上线不超过8000元的扶持补贴;
?3320名:对3320名残疾儿童少年和大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实施“分阶段、分人群、全方位、全覆盖”助学资助。
?181430名:为181430名持证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实现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