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推进耕地质量

王斯文

2020年04月18日07:53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4月初,辽宁铁岭昌图县亮中桥镇的保护性耕作农田里,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台台免耕播种机往来作业,进行玉米免耕播种施肥……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为主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保护生态、节本增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与有关科研、推广单位合作,经过十多年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东北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农机配套体系。

随着各地春耕播种陆续开始,辽宁将大力推广这种不需要清理秸秆就可以直接进行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据了解,按照国家最近出台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及辽宁省的相关要求,今年全省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将达800万亩,投入补贴资金3.2亿元,其中昌图县要完成115万亩。

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创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科学家2012年在昌图县亮中桥镇与盛铁雍合作进行全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示范,一举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比传统模式优势明显,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张旭东说,“秸秆覆盖免耕有四大好处,一是抗旱保墒,相当于增加40毫米至50毫米降水,这对十年九春寒的辽宁极为宝贵;二是增加土壤养分;三是保护环境和土壤,减少农田扬沙,减少土壤水蚀风蚀,避免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四是减肥增产,该技术可减少化肥使用20%至25%,减少人工投入30%,粮食稳定增产5%至10%。”

好技术必须走进农村,服务农民。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起草了技术规范,建立了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推广示范网络,形成科研单位、农业部门、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示范推广模式,还参与研发了免耕播种机及配套机具。

(责编:王斯文、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