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日记——辽宁医疗队的故事(74)

前线日记——年轻的你们让我刮目相看

2020年03月05日15:15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截至目前,辽宁省已经派出200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辽宁省委网信办与人民网辽宁频道联合推出系列报道《前线日记——辽宁医疗队的故事》。通过辽宁医务工作者的战“疫”经历和故事,共同感受这场严峻斗争中的辽宁担当、辽宁力量。

前线日记——年轻的你们让我刮目相看

记录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许巍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晴,襄阳市中心医院。

在辽宁援襄医疗队儿科团队中,有7名医生是80后、90后。我们这些年长者,作为他们临床工作中的上级医生、教学工作中的前辈教师、科研工作中的导师,以前有时会相互感叹一下“现在的小孩子咋这么不能吃苦、不愿吃亏、光想着养家生活……”然而在这次任务的执行中,我数次为我们的年轻医生竖起大拇指。

分发物资时,他们是统计员和搬运工。来襄近20天,无论是医用物资还是生活日用品,无论是后方送来的还是襄阳人民提供的,凡是需要统计和搬运,我都能看到我们儿科年轻人的身影。特别是宋文良和关文贺,两个小伙子主动承担了很多任务,甚至管物资的潘树民主任现在都把他俩当作自己人了,刚开始跟他们商量着干活,现在有活就会想到他们。

第一天抵达襄阳时,我们到住处已是夜里11点,安排好住宿我倒头就睡了。第二天早上7点,我请儿科的“将士”们到储物间分行李,这些行李物资要分给在4个酒店的42个人。由于物资种类繁多,很多还有性别、身高、体型等要求,因此分配起来必须认真细心。所有的同志没有一个有怨言,很快集合并商讨分配方案,有记录的、有分类的、有搬运的、有核实的、还有包装的。看到他们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就做出工作方案,有条不紊的开展分配工作,我心中很是感动。

隔离病房的工作十分繁琐,除了常规管理患者,还要完成洗消防护、病情报告、入院报卡、预约陪护检查报卡、出院报卡、医疗队信息管理等等内容。人员排班和搭配是保证病人安全和病房管理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队员杨男作为年轻医护人员中的大姐,承担了这项重要工作。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患者数量的改变,医护人员的班次也得跟着改变,杨男总能第一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好班次且人员配备合理,既能保证完成医疗任务,又能保证人员充分休息。队员宋文良是年轻医护人员们的大哥,作为高年资主治医师,他承担了制定一般工作流程的任务。复杂而又时刻变化的管理流程给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让大家能够完整准确地执行每一个规定,他会给大家写一个流程简图,并且根据指挥部或者医务管理部门的要求不断完善。队员陈丽、邹凝、关文贺、潘佳丽和刘宇焓也都在自己的白班、夜班中认真观察患者病情,详细记录自己管理的患者信息,列举患儿和家属的问题,为上级医生针对性解决问题提供依据、节约时间。

业余时间里,大家会通过微信讨论患者病情,总结工作经验。这些年轻的同志也会互相关心,互相赠送自己得到的好吃的;他们互相提醒工作时间,早晨上班下楼前不忘叫一声隔壁同伴;他们互相告知天气变化,提醒大家注意保暖。虽然不能跟他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喝酒聊天,但是这点点滴滴,无不感动着我。

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妻子或丈夫、远离两三岁的娃,这些年轻人的家人没有任何抱怨。他们会和父母打电话报平安、他们会和爱人视频聊家常、他们会在微信上跟宝宝们玩游戏……

工作需要他们保持好的状态和体力,每天晚上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他们就会一起到楼下慢跑。带着口罩、间隔距离、排列整齐的小队伍显得生机无限而又和谐。

这些天,我和他们吃住在一起,越来越觉得他们的胸襟是宽广的、双肩是有担当的、双手是勤劳的,未来可期!这个春天,在战“疫”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医学家的坚毅和博学,同样也能感受到新一代医学人的认真和无畏!

(责编:李进媛、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