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他们无愧“第一”之名

2020年02月19日11:48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份不同,有公务员、有事业编制、有国企人员;他们级别不同,有处级、有科级还有普通科员;他们年龄不同,有青春年少干劲十足、有正值壮年意气风发、有快要退休老当益壮。他们没有统一的服装、没有统一的口号,他们积极投身抗击疫情一线,无愧“第一”之名,他们就是来自省市县三级政府的下派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镇“第一副书记”们。

无畏逆行,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疫情发生后,无数的第一书记选择无畏逆行,第一时间回到村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这里没有动员,无需号召,只有肩上的责任和那一份牵挂。果园乡党委第一副书记陈涛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走,村民才能放心”。陈屯镇朴家沟村第一书记王海东,一边坚持照顾病倒的父亲,一边坚守的村口检查点,他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紧急时刻,村里百姓需要我,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需,一切为了百姓着想,正是这样最朴实、最真诚的想法,让他们选择坚守在一线,选择和村民们在一起共同面对风险,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无惧风险,做联防联控的“扛旗者”

疫情发生正值春节,如何做好摸排、搞好联防联控成了各村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第一书记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两委班子研究摸排计划和防控检查点设置,无论是挨家挨户的摸排还是在检查点的坚守,第一书记永远是身先士卒,冲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卧龙泉镇义和村第一书记金一鸣,到村后第一时间,就与村支书召集两委研究防控工作,收集整理外来人员信息,在村口设检查站检查出入村人员,并对村内的活动室和重点户进行检查,防止出现人员聚集情况。疫情期间金一鸣一直坚持吃住在村里,每日就是面包泡面火腿肠,老村部三间破瓦房。党旗在抗击疫情一线高高飘扬,第一书记们就是战线上优秀的“扛旗者”。

无微不至,做防疫宣传的“定盘星”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疫情发生后,可以说是谣言满天飞,对于疫情防控工作极为不利。为了做好防疫宣传,成为村里的“谣言粉碎机”,第一书记们开动脑筋、各显神通,有靠传统方式拉横幅、贴标语、发传单、大喇叭喊话的;有靠现代方式建微信群、发朋友圈、制作短视频的;有用辽剧唱防疫知识展现才能的;有自家车上绑音响当流动宣传车的;也有利用个人资源找来大屏幕滚动宣传车来帮助村里宣传的。

总之是多管齐下各有千秋,村民们在第一书记的宣传带动下,能够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第一书记的宣传工作无微不至,是防疫宣传的“定盘星”,做到了宣传全覆盖、谣言无所藏。

无私奉献,做雷锋精神的“继承人”

在疫情持续期间,派驻到盖州的第一书记们无私奉献,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贡献力量。他们有个人出资的,也有协调派出单位帮忙的,捐赠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的不计其数。可以说,第一书记们为一线党员和工作人员提供物资支持和帮助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有些物资不是单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有的村口罩不够了,附近村镇也买不到,第一书记就驱车到80公里外的鲅鱼圈去采买,最后走遍大小药店也才买到30个口罩。30个口罩的价值根本无法与这背后的近200公里的车脚路费和辛苦相比。第一书记为这片土地战胜疫情不顾名利、不计得失,是名副其实的雷锋精神“继承人”。

两年前一声号召,第一书记们义无反顾、扎根基层,两年时间他们抓党建、促脱贫、发展集体经济,早已与基层融为一体。而在抗击疫情战斗的今天,他们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他们无愧“第一”之名。

(责编:邱宇哲、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