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如何防控疫情?看这些部门权威发布

2020年02月16日08:40  来源:沈阳日报
 
原标题:沈阳如何防控疫情?看这些部门权威发布

  2月15日上午,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目前沈阳市疫情防控的具体情况。沈阳市“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计划正全力推进,全市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建立“1+13”市区两级重点地区来沈人员安置机制

  面对严峻的疫情,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对景区、旅行社、宾馆、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化娱乐场所五大类行业开展全方位防控。

  局长关蓉晖介绍,“截至2月14日12时,全市3662家宾馆,开门营业178家,未发现疫情或疑似病例。”

  全市建立了“1+13”市区两级重点地区来沈人员安置机制,指定14家宾馆集中安置重点地区来沈旅客,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尽最大力量降低疫情输入风险,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安置点入住客人在住宿、餐饮,医学观察等方面享受免费服务,感受到了沈阳的温暖。

  在指定安置宾馆医学观察隔离期满14天后,被安置人员将接受咽试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专门为其开辟了绿色住宿区或宾馆,最大限度方便被安置人员的去留。

  此外,关蓉晖表示,“我们协调市心理研究所、沈阳大学、市心理学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4家单位,共同组建了‘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公益行动’团队,为重点地区来沈入住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

  截至2月14日上午10时,沈阳市14家指定宾馆,共计接待重点地区来沈人员173人,入住前发现1例确诊、1例疑似病人。

  为全力支持我市旅行社应对当下的困境,2月7日,根据国家和省通知要求,下发了《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我市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目前,已完成退款57家。

  市交通运输局

  在全国率先实施公交全域二维码扫码登记制度

  沈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杨树介绍,近10天来,公路口岸入沈人数为123万人次,铁路口岸18.8万人次,机场口岸4.5万人次。

  杨树表示,“为了确保防控力度,我们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在机场设置了15个有红外测温仪的测温通道,在沈阳站、沈阳北站和沈阳南站共设置95台测温设备,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检查监控、测温登记。有力保证了入城口岸安全有序,做到防输入、控输出。”

  在严查严控的同时,沈阳市交通运输局推出了很多人性化的服务。在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和桃仙机场安排了雷锋车队、华晨集团和安运集团公益车队共计290台出租车,免费为“三站一场”体温检测异常的抵沈旅客提供转运服务。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和市委党校等3个重点点位设置应急保障出租运力,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24小时免费接送服务。

  杨树表示,“我们重点利用信息化、智能化防控手段,采取精细化管控、人性化服务的方式,实现了线上网络化和线下网格化防控的有机结合。2月8日起,我们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公共交通全域的二维码扫码登记制度。车辆在原有基础上增配了乘务员,地铁增派引导员在场站组织乘客有序排队扫码。截至目前,全市在公共交通领域扫码人次达到160万人次。”

  市发改委 一季度实现394个项目开复工

  沈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庆海介绍,2020年全市确定了推进1600个亿元以上项目的目标任务。一季度实现394个项目开复工。上半年实现1000个项目开复工,续建项目实现100%复工。10月份实现1600个项目全部开复工。下一步,市发改委将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全力提供保障,切实做好项目开复工的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分类有序开复工。

  目前,全市2月份预计开复工64个项目,其中皇姑首府科创园云创中心、于洪国美商储中心等34个项目已经复工。

  宝马大东工厂、铁西工厂项目将于一季度完成准备工作,4月1日开工建设,地铁十号线等项目已经复工,二号线南延线、三、四号线、胜利大街快速路等项目2月底前复工,第一批87个项目将于4月底前全部开复工。沈海热电厂搬迁、沈飞搬迁、机场二跑道等重大项目正在加紧办理前期手续。

  市民政局 2万余人严防死守全市930个社区

  作为沈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组牵头单位,沈阳市民政局主要承担各个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局长于久元表示,全市已经深入开展五轮地毯式排查,在全市930个社区发动2万余名社区工作者、楼长、单元长、物业人员参与群防群控工作,采取电话联络、建立微信群、登门入户等方式展开“拉网式”排查、网格化管理,确保无死角、全覆盖、零差错。对重点地区来沈人员进行严格登记造册,每日3次监测健康状况。截至2月14日17时,社区方面共排查出重点地区来沈人员5919人,其他省(市、区)来沈人员103774人。

  于久元介绍,已经全面落实“居民出入通行证”制度,真正实现重点人群排查全覆盖、可追溯。

  市公安局 全市警力开展全天候不间断巡逻

  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许树文表示:“市公安局每天投入巡逻警力1875人次、巡逻车辆533台次,实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日夜见警察’。我们广泛发动全市32.9万‘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开展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在30个环城卡点严格开展盘查检测,确保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累计盘查人员1750714人次,盘查车辆1052967台次。持续加强对全市7234家人员聚集场所的管控,坚持每天复查,确保聚集场所关停状态。对全市62家二级以上医院、43家三级以上医院、1006家寄递网点、927家物流网点开展走访,逐一督促落实疫情防范责任和防控措施。”

  市工信局 医用防护服日产量有望达到3000—5000套

  市工信局局长韩博介绍,目前,全市正在生产或筹备生产的疫情相关物资生产企业23户。其中2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已经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出品26.4万片、销售14.48万片;N95防护口罩出品23.84万片、销售23.54万片。另外,一家民用口罩生产企业将于近日投产,预计日产量3万片左右。2家企业已将医用防护服检品送省相关部门检测,预计2月22日至25日可完成检验。如检测合格,2月25日后,全市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可达3000—5000套,将极大缓解沈阳医疗机构对防护服的需求。

  截至2月15日,156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873户复工生产,其中185户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

  市商务局 对11大类重要生活必需品实时监测

  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市商务局立即启动对蔬菜及肉、蛋、奶等11大类重要生活必需品27个品种的实时监测。该局局长赵戈表示,目前,沈阳市“菜篮子”生产基地后备生产能力强劲,流通环节库存充足,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市农业农村局 对1523个村外省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澜波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建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约14500人的群防群控队伍,布控卡点3069个,对1523个村外省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全市关闭农村大集65个,取消元宵节等节庆活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马骋 包晗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