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園中,“兒童急走追黃蝶”﹔太空植物園裡,游人在巨型南瓜下直播打卡﹔恐龍樂園、滑草樂園裡,歡聲笑語不斷……深秋時節,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水師營街道小南村的七彩南山景區熱鬧非常。
小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解麟海對記者說:“今年光‘十一’假期入園人數就比去年翻了一番,新增旅游項目收益非常好!”
當初人多地薄、發展受限的小南村,在以集體經濟為主導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產業后,一躍成為蜚聲全國的美麗鄉村。村裡建設的七彩南山景區獲評國家4A級景區,村子先后獲得“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等近30個全國獎項。
守護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
“當初為了謀生離開小南村,現在又回到家鄉發展,這前后感覺完全不同!”土生土長於小南村的丁艷,今年58歲,現任七彩南山景區副總經理。她的“離開與歸來”,正是小南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前后對照。
小南村地處旅順口區中心,人多地少,因為是生態涵養區,工業發展受限。城市化提速后,農民就業、生活等諸多問題凸顯出來。
“森林面積佔52%,守著綠水青山怎能受窮?”解麟海說,和他一樣不甘心的小南村“兩委”班子決定,要以集體經濟為主導發展特色鄉村旅游產業,並抓住旅順口區全面對外開放契機,全力發展綠色經濟。
從經營農家樂起步,到籌措資金建設七彩南山景區,小南村以生態為本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的步子年年加速。
2011年,國內首個“太空植物王國”在七彩南山景區落成,隨后,東北地區蝴蝶品種最多、規模最大的“蝶戀花”蝴蝶園開門納客,景區內各種景觀設施也日益完善。
不滿足於單純的觀光旅游模式,小南村堅持不斷開發新旅游資源,建設了以影視文化產業為主的“闖關東影視基地”,發展起以各種果樹、蔬菜等特色資源產品為主的生態體驗游,還創新推出地震體驗平台、糖鼓火燒等項目,並成為大連市知名的青少年研學基地。
“這個假期,醬肘子、黃米糕和菜餅子都賣‘爆’了!”鬆樹山農庄經理楊逢春說,毗鄰七彩南山景區,她經營的農家飯庄規模一直在擴大。受益於紅火的鄉村游,七彩南山景區目前年接待國內外游客近30萬人次。
以鄉村旅游產業為核心,小南村完成了經濟結構調整。2019年,全村實現總收入20.5億元,人均年收入2.6萬元,村級可支配財力達1559萬元。
強村富民守初心,共建共享奔小康
今年34歲的郭燦燦,在七彩南山景區負責宣傳工作,她的相機裡記錄了不少小南村的大事小情,“這是中秋發月餅時拍的,這是春節分紅、分年貨時照的。村裡富了,村民也受益了!”
發展成果村民共享,是小南村的初心。隨著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小南村首先考慮的是解決好村民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圍繞鄉村旅游產業,依托村辦企業和合作社提供的就業崗位,小南村解決了當地200多名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激發了村民的積極性。
著眼長遠,小南村推出集體資產股份量化模式,讓村民分享集體經濟發展紅利。將村集體企業駿景汽車美容中心、鬆樹山堡壘、會見所50%股權分配給村民。成立了以小南村經濟聯合社為主的9家合作社,集體資產70%至100%股權分配到全體村民,小南村原籍村民均享受每人2.3萬元股本金,每年都可分到一定紅利。原來土裡刨食、靠天吃飯的村民,過上生有所靠、老有所養、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的生活。
68歲的趙德善是小南村村民,現在,他不僅每年有分紅,福利也越來越多,“國慶節,我去庄河天門山和城山古城玩了一圈兒。現在吃穿不愁,咱也有心情去看看山水風景了。”
不僅資產惠及村民,小南村還以“轉型發展建設創新小南,民生優先建設幸福小南,文化強村建設文明小南,生態靚村建設秀美小南”的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使村民獲益更加持久。
村委會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積極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同時統籌山水林田路系統化治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
夜幕降臨,七彩南山景區多個主題燈光造型紛紛點亮,悠揚的音樂聲響起,村民們在廣場上開始了飯后休閑活動,悠哉樂哉。
“從簡易的農家樂起步,打下今天這份‘家業’著實不容易。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必須守得住、發展好!”解麟海說,村委會已經著手規劃,明年要讓小南村的鄉村游再升級,成為休閑觀光、旅游度假的鄉村綜合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