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傳統、民俗活動和禮儀節慶、傳統手工藝等以及與此相關的文化空間都是值得保護的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戲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守護好、傳承好、發展好這一文化瑰寶是當代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重要責任與使命。
從事評劇表演藝術47年,我感到,守正創新、深入人心、創作性傳承、創新性發展古老的文化瑰寶,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深葉茂。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劇代表性傳承人,這些年,我在收徒傳藝的同時,努力推動跨地區、跨劇種、口傳心授地傳授技藝,探索劇種間的大開大合、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在傳承上應該堅持守正創新,探索“產、學、研、實踐”於一體的劇目生產模式,將“送”文化變成 “種”文化,激發社會公眾對戲曲文化的熱情。
戲曲文化的傳承發展,是留住城市記憶、彰顯城市特色的有效途徑,戲曲人應該胸懷傳承歷史文化的職責使命,用辛勤汗水不斷創作發展,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人民日報記者 劉洪超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