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中國(營口)海蜇節正式落幕。海蜇節期間,海蜇品鑒、非遺展示等活動豐富多彩,國內外500余家企業登場,參展海蜇深加工產品1200余種,現場交易額2.6億元,線上線下簽約總額8.5億元,展會規模、交易額和影響力遠超前兩屆。
營口海域餌料豐富、水溫適宜,適合海蜇生長,是我國海蜇的主要產區,年繁育海蜇苗4億頭,主要品種為綿蜇和沙蜇。目前,營口海蜇出口量佔全國總量六成,有近5萬人從事海蜇收購、加工、貿易,國內80%以上海蜇加工企業由營口人開辦,從東南亞到非洲、從俄羅斯到南美,他們把世界各地的海蜇運到營口加工,又遠銷到世界各地。營口成為全球海蜇產業鏈的核心。
營口“辰光水產”在美國的海蜇加工廠,把大西洋海蜇捕撈后直接用真空泵抽出,送入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全程“不落地”流水線作業。從“把中國海蜇賣向世界”,到“把世界海蜇賣給世界”,“辰光水產”引領全球海蜇產業走向。
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首批1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東北地區唯一的基地落戶營口。基地園區內,總投資4.5億元的中順海蜇交易市場已順利運營,3年內這裡的海蜇交易量有望達到50萬噸,實現銷售額近百億元,營口海蜇產業也將由規模化邁向集約化、精細化、標准化。
從百年趕潮、千帆競發的“海蜇漁場”,到2200公頃養殖、培育資源的“海蜇牧場”﹔從掌握“海蜇定身法獨門秘籍”的“海蜇工廠”,到5萬營口“海蜇人”遍布全球市場,營口一直是海蜇產業發展史中的主角。實現了“深加工海蜇”賣給全世界的營口,具備顯著的“磁場效應”,正引領中國海蜇產業升級之路和國際征程,海蜇節正是這一進程的“顯示器”和“加速器”。在海蜇節首日,營口市政府與泰國尖竹汶府簽訂了友好伙伴關系合作意向書。遼寧供銷農創聯資產經營股份公司與泰國、印度尼西亞兩家公司線上簽訂兩份農產品進出口協議,簽約金額達57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