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本溪:堅持綠色發展 建設生態山城

2020年09月23日06: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遼寧本溪 堅持綠色發展 建設生態山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從提出至今已走過15個年頭。15年來,遼寧省本溪市在“兩山”理念指引下,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持之以恆推進“生態立市”戰略,營造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打造生態山城、美麗本溪。

  生態立市

  本溪市曾是東北老工業基地重污染城市,經過長期不懈努力,城市環境發生巨大轉變。2019年,本溪市通過了《中共本溪市委關於生態立市推進綠色發展的意見》,明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方向,確立生態立市主導地位。生態立市就是以環境保護和治理為前提、以綠色產業為支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綠色生活為基礎、以全民參與為保障,全面建設生態環境樣板區、綠色產業示范區、生態體制改革試驗區、綠色生活先行區,讓本溪生態美起來、產業強起來、百姓富起來,確保本溪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綠色產業做大做強,人民群眾對優良生態環境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建設生態山城、美麗本溪。

  為保障生態立市戰略深入實施,本溪市不斷健全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建立了“1+1+5”領導體系,成立生態立市工作專班,制定出台了工作規則、辦公室工作細則、指標評價體系、2020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任務分解表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2020年5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本溪市生態立市條例》,進一步規范了保護治理、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生態文化、公眾參與、制度保障和法律責任,將生態立市戰略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本溪市把每年5月確定為全市“生態文明活動月”,讓生態文明理念根植於心、落實於行。

  生態優勢

  本溪市是國家水源涵養重要區和重點城鎮群人居保障功能區,被國家納入長白山森林生態功能區,是國家森林城市,有著“中國楓葉之都”的美譽﹔是遼寧省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遼東山地生態區,有遼寧“水塔”之稱,境內河流251條、水庫29座,桓仁水庫和觀音閣水庫是全省最大和第三大水庫,庫容分別為60億立方米和21.7億立方米,受水地區覆蓋全省13個市。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本溪市最具顯示度的閃亮標識和最具競爭力的寶貴財富。近年來,本溪市深入實施藍天、碧水、青山、淨土、農村環保“五大工程”,有序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目前,全市國考斷面水質量和空氣優良天數分列全省第1位和第3位。森林覆蓋率76.31%,位居全省第一,獲得遼寧省首批“省級環保模范城市”榮譽稱號。桓仁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通過省專家組預審。這是全市上下科學處理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厚植生態優勢、彰顯生態魅力、凸顯生態價值、馳而不息推進生態保護的結果,更是本溪市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根基。

  綠色發展

  本溪市把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民生優勢。圍繞生態工業,堅持綠色發展,推進鋼鐵產業綠色轉型,實施“五礦共治”,建設綠色礦山。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能源,加快建設廢鋼鐵加工配送基地、生物質發電和煤氣發電等項目。圍繞生態農業,發展高效特色農林產業,做大綠色有機食品加工業、休閑觀光旅游業和以林下參、遼五味、山野菜為主的林下經濟。圍繞生態旅游,發展綠色文化產業,做好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生態資源結合文章,發展冬季旅游、冰雪經濟,構建全時全域全景的旅游產業發展格局。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生態農林等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綠色發展指數排全省第一。

  目前,本溪市循環經濟、清潔能源、綠色康養、特色農業等領域47個綠色產業項目全部開工。綠色鋼鐵產業鏈得到發展,30家礦企、21家企業實施綠色礦山和綠色工廠建設,恆達物流園建設收尾,中國寶武集團歐冶鏈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廢鋼鐵加工配送項目入駐廢鋼鐵加工配送基地。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得到壯大,9戶規模以上醫藥企業產值增長超50%,企業、高校、醫院深度融合,打造腦健康養生養老特色小鎮。文旅產業走向復蘇發展,成立文旅聯盟,本溪水洞與華僑城集團深度合作,芳華龍寶中醫溫泉康養小鎮、青雲山公園、回龍湖度假區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桓仁縣獲評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本溪縣、桓仁縣、平山區、南芬區被列為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解放村、韓家村、和平村、灣灣川村、胡堡村、老漫子村6個鄉村被評為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本溪明長城遺址納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

  綠色生活

  全市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垃圾分類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取得成果。2020年5月,本溪市舉辦首個“生態文明活動月”活動,圍繞“綠色發展健康生活”主題,128家單位及近萬名志願者開展“清潔本溪愛我山城”志願服務活動。全市城鄉廣泛開展微電影賽、知識競賽、專題講座、主題團日、法治宣傳、綠色生活先行區創建等群眾性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生態文明思想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景區、進家庭,深入人心。全市首批39所學校參與綠色學校創建,打造節能環保綠色校園,綠化美化校園。

  數據來源:中共本溪市委宣傳部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