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新民市:讓快遞成為村裡“幸福前哨站”

劉洋

2020年09月08日07:38  來源:沈陽網
 
原標題:讓快遞成為村裡“幸福前哨站”

  利用京東集團提供的通達全國的物流體系和銷售平台,新民大米品牌“十月稻田”有望在2020年達成10億元銷售“小目標“,對於更多的農村特產來說,是否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十月稻田”,走向全國消費者的餐桌?

  9月7日,記者從沈陽市郵政管理局獲悉,新民市已在全市率先啟動“快遞進村”工程,“城鄉大動脈”和“鄉村微循環”的全部打通,將為新民電商發展和農產品進城保駕護航。同時,這一試點還將為全市其他縣(市)農產品上行提供樣板意義和充足的想象空間。

  新民試點

  為促進快遞服務通達建制村,利用貫通縣、鄉、村的農村寄遞服務網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民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新民市“快遞進村”行動方案的通知》(新政辦法〔2020〕34號)已於近日下發,“快遞進村”工程新民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新民市農業發達、農產品豐富,特色產品聲名遠揚,使其具備率先啟動試點的優越條件。據悉,新民市轄區內有26個鄉鎮、335個行政村,目前共有合作社1810個,聯合社13個。水稻、玉米全程機械化,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85%,全域320萬畝耕地完成環評工作。同時,特色果蔬品牌眾多,小梁山西瓜、新農寒富蘋果、柳河溝香瓜、公主屯雞蛋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大民屯白菜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

  雖然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各類農產品銷售受到一定影響,但搭載電商平台進行銷售成為促進農產品銷售、加速農業品牌化的突破口,“快遞進村”為農產品進城保駕護航也就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打通難點

  早在2014年,國家郵政局就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從“快遞下鄉”到“快遞進村”,看似一步之遙,實則不然。究其原因,農村居住密度較低,業務量難以達到規模的現狀讓快遞企業進村之路步伐緩慢。

  新民試點過程中如何解決這一難點?記者採訪獲悉,新民市將在沈陽市郵政管理局和供銷社的協調配合下,通過合作共建、駐村設點、創新興農、交快合作、快商合作等模式推進“快遞進村”和電商服務進村等工作。

  通過多種合作模式進行資源整合,將極大程度地降低運輸、倉儲、投遞等環節的運行成本和用工成本,提高快遞企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幸福前哨站

  “快遞進村”解決的不僅僅是農產品上行的問題。

  隨著電商、直播、團購等線上銷售模式的發展,農村地區的消費需求正加速釋放,農村網絡零售額已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快遞進村”打通了工業品下鄉的通道,有利於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加快釋放內需潛力。

  與此同時,試點模式還將激活農民就業創業、增收致富的“一池春水”。據悉,新民市將通過建設“供銷米樂驛站”及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開展農民就業創業扶持服務,將產地分揀、直播電商等適合農村發展的業務向產業鏈上游移動。同時,充分發展鄉村快遞員隊伍,開展技能培訓和經驗分享,培育當地電商快遞致富帶頭人。

(責編:湯龍、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