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保護性開發濱海資源 打造游客集散地

王笑梅

2020年09月07日06:28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營口保護性開發濱海資源 打造游客集散地

“我們這裡過去是漁村,前面都是荒灘,這幾年政府下大力氣整治海岸環境,來白沙灣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了,漁家樂、農家樂生意都不錯,規模小的一年能掙三五十萬,規模大的能掙上百萬。”當年從村裡走出去打工的高斌指著面前的白沙灣告訴記者,“我回鄉后在白沙灣浴場南門附近開起了農家樂,同時接待200人都沒問題。”

從靠海打魚謀生,到發展旅游致富,生活在海邊的營口人越來越重視依海而立、綠色發展。

為把營口建設成為東北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營口市依托豐富的濱海資源,大力推進望海珍珠灣、白沙灣黃金海岸、北海國家級海洋公園等景區建設,打造旅游品牌,加快形成具有鮮明海洋特色的旅游帶、旅游區。

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白沙灣黃金海岸水清沙細,有“東北第一灘”的美譽,別具特色的5000畝海防林,每到春季,槐花飄香,沁人心脾。

目前,白沙灣所在的仙人島經濟開發區正在和遼寧旅游投資集團整體規劃仙人島全域旅游產業開發,重點建設度假療養、主題公園、特色民宿、娛樂休閑等現代服務業項目,構建南與瓦房店、北與鱍魚圈濱海旅游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與白沙灣相距不遠的北海旅游區,則是遼南地區最早的海濱休閑地之一。這裡的“海蝕地貌”形成於18億年前,全國罕見。

蓋州市副市長喬焱表示,資源保護對於發展旅游業至關重要,保護好大海就是保護好致富的“金飯碗”。

在管護好現有資源不被破壞的基礎上,北海旅游區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及生態系統修復,定期開展調查監測等工作,讓珍貴的旅游資源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北海旅游區通過開展研學游等活動,普及海蝕地貌知識,增強公眾保護資源意識。當地海參養殖區也進行了產業調整,漁民逐漸轉行,70多艘木制漁船留在灘涂上,形成“古船陳列長廊”這一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

以加快建設北海新區為契機,營口市正統籌部署北海旅游區與新區規劃建設,進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各項功能設置。未來,北海新區將成為營口市最具特色、最時尚、最具差異化發展特征的海濱休閑旅游新亮點。

(責編:王斯文、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