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風光雄奇瑰麗,潮長隱、潮落現的“天橋”天下一絕﹔石制建筑舉世聞名,神話傳說美麗動人。位於渤海最北岸的錦州市筆架山以其獨特的自然奇觀和文化歷史,每年吸引著近百萬的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李進媛 攝
“我小時候來,這裡是什麼樣子,現在基本上還是什麼樣子。”吳阿姨是土生土長的錦州人,談起筆架山的生態環境,吳阿姨不禁豎起了大拇指,“這裡保護的可是真好!”筆架山風景如畫的海島風光,得益於大自然的饋贈,更得益於錦州對青山碧海的守護。
錦州市堅持生態立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不斷加強海洋生態治理和海岸線生態資源保護,大力推進“錦州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錦州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等系列海洋修復舉措,修復生態項目20個,有效保護了海灣、海島生態資源,為海洋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隻有好的環境才能吸引游客,因此筆架山的旅游發展始終以生態保護為前提。”據筆架山景區負責人李研介紹,景區內以原生態為主,基本保持原貌。此外,由於特殊的自然環境,筆架山景區的氣候和海水侵蝕程度與其他地方不同,外來植被不易存活,所以島上樹木沒有進行過多人為干預,登山路也是依道路原貌進行整修。
“針對天橋兩側受海水侵蝕的問題,我們也在不斷探索方案,尋求相關專家論証,爭取用最科學有效的辦法對其進行保護,讓子孫后代都看到‘天橋’的奇觀。” 李研說。
李進媛 攝
據錦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濱海旅游業是錦州海洋優勢產業,也是錦州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接下來,錦州將全面提升筆架山景區管理運營水平,激發景區市場活力和競爭能力,同時對景區進行整體升級改造,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做好山島護坡、天橋保護、古建筑修護、大門改擴建等項目,利用“藍色海灣整治”項目資金將天橋修復至80年代時的形態,並建設生態廊道,打造通暢的親海觀光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