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萬人次 10月6日,記者從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獲悉,繼7月6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后,時隔僅77天,沈陽機場再傳捷報,截至9月21日,機場旅客吞吐量已超1500萬人次,客流恢復率在全國41個千萬級機場中排名第九。 今年以來,沈陽機場深入發展與南航、國航和東航三大航系的合作,持續擴大運力規模,高峰過夜運力達到82架,寬體機型客運航班量達到2030架次,創歷史新高。…
遼寧省入秋以來新開工項目一千一百余個 天高雲淡,秋風送爽,遼寧省各地重點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火熱。9月29日,起點位於鞍山市周家堡北,經過鞍山市鐵西區、遼陽市遼陽縣、沈陽市遼中區,終點位於鞍山市台安縣寬邦樞紐立交的鞍台高速開工建設,預計2026年10月建成通車。…
盤錦:產業興旺好“豐”景 鄉村振興底氣足 不久前,第四屆中國·盤錦鄉村振興產業博覽會暨首屆中國稻米全產業鏈創新展示會成功舉辦,盤錦農業科技成果組團亮相,“蟹王”爭霸精彩紛呈,優質稻種迭代升級,盡顯產業興旺好“豐”景,為鄉村振興攢足底氣。 今年以來,盤錦市將鄉村振興作為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重要內容,出台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專項方案,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向著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加速沖刺。…
撫順:壯大“六大產業” 筑牢振興根基 10月5日,在位於撫順市順城經濟開發區的撫順永茂建筑機械有限公司內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一排排正在測試中的塔式起重機高高聳立,一輛輛滿載成品貨物的大型運輸車即將啟程。 “等測試完畢,這些起重機將被拆解,然后裝車發往以色列。…
遼寧省海域使用從“平面”轉向“立體” 為提高海域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日前,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通知,遼寧省將積極推進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以促進海域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 據介紹,分類實施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是在優先保障海域基本功能的基礎上,科學確定兼容用海類型,實現不同用海活動之間的功能互補和用途協調,同時確保各類用海活動影響和風險可控。…
沈撫示范區對標全國高標准升級興業“政策包” 對租用指定空間場地用於辦公、研發和生產的,給予企業前3年每年不超過300萬元的租金后補貼﹔給予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的“帶土移植”團隊最高300萬元科研經費和200萬元獎勵﹔全面提高青年人才租購房補貼標准,青年人才購房補貼標准提高到本科8萬元、碩士15萬元、博士20萬元……近日,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暫行)》《遼寧省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促進人才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暫行)》兩項政策,吸引產業項目、人才集聚。 沈撫示范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沈撫示范區深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進一步聚焦、鼓勵和重點支持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兩個重點產業,圍繞項目落地需求精准提供“政策包”和“服務包”,全力做強實體經濟,加快推動產業集群集聚。…
遼寧已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9家 吸引優秀人才,促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博士后制度為高層次青年人才培養、儲備和發展開辟新路徑。近年來,我省不斷健全機制、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優化服務,截至目前,已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1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07家,招收人數連年攀升,博士后出站留遼率保持高位。…
遼寧將構建“一廊一帶兩區”濕地保護格局 日前,省林草局、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遼寧省濕地保護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近遠階段完成全省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到2025年科學修復退化濕地4160公頃,申報國家重要濕地2處,晉升國家級濕地公園1處,新增省級濕地公園1處﹔到2030年完成濕地修復2536公頃,申報國家重要濕地2處。 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2020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我省濕地面積約127.75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