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辽宁频道专题策划>>健康沈阳——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系列科普知识讲座

重大疾病篇

2021年08月06日16:40 |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小字号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怎么回事

指一些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或很难治愈的疾病。

(二)常见的四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以及糖尿病。

二、高血压相关知识

(一)、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它包含两个测量值:收缩压(心脏收缩时的血压,俗称“高压”)和舒张压(心脏收缩间期或舒张期的血压,俗称“低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尚难根治,但能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因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故亦称多原因性高血压,因其发生原因比较简单而清楚,故又称单原因性高因压。

(二)高血压的分级

一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之间,或舒张压90-99mmHg之间

二级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三)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遗传:若家里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高血压,这类人患高血压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

(2)年龄:新生儿的血管具有很好的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在体内血液各种成分及血液压力的作用下弹性下降,我们称之为动脉硬化。左心室收缩,血液通过主动脉瓣时因外周血管弹性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表现为血压增高。

2、可改变或逆转的危险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量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

(2)超重和肥胖成人正常体重指数(BMI:kg/m2) 为19- 24,当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BMI≥24 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BMI≥28 kg/m2的肥胖者中90%以上患高血压及糖尿病。

腹型肥胖:腹部脂肪聚集使腰围增大。腰围男性≥90cm 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 4 倍以上。

(3)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 个标准杯(1 个标准杯相当于12 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 3.5mmHg 与 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4)长期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精神紧张包括焦虑、担忧、心理压力紧张、愤怒、恐慌或恐惧等。

(5)吸烟:吸烟会使心脏兴奋,心跳加速。研究发现,吸烟后15分钟,人的血压和心率就会增加。烟草中很多成分都可以直接让大脑兴奋,刺激心脏血管,导致心跳加速,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进而使血压升高。

(四)患上高血压有什么表现

1、头晕: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也有些是持续性的。严重时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2、头痛:多是持续性钝痛、搏动性胀痛、有炸裂样的感觉。头痛常发生在早晨睡醒时,洗脸或早餐后有所缓和,运动或精神疲惫后会加重。

3、烦燥、心悸、失眠:高血压病人大多性情急躁,遇事敏感,容易激动。心悸、失眠也常见,入睡困难、睡眠不实易惊醒。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表现为注意力分散,难记住近期的事情,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5、肢体麻木:高血压病人常有足趾、手指麻木或皮肤如蚁走感。项背肌肉酸痛等。如果发现肢体麻木较顽固或持续时间较长,要注意及时就医,预防中风的发生。

6、出血:比较少见。由于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鼻出血多现,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

患上高血压的人当中也有约5%左右没有感觉,自己常常不知道血压升高,也不知道已产生了血管和器官的损害。

(五)高血压诊断标准

安静状态下测2—3测血压(收缩压)高压≥140或(舒张压)低压≥90,需要在1—4周内复测2—3次,都满足这个标准方可诊断为高血压。

(六)多久测一次血压

1、40岁以下的人群,如果没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自己也不是高血压患者,建议一年左右测一次血压。

2、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并且没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自己也不是高血压患者, 建议3-6个月测一次血压。

3、如果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建议2-3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4、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周测量血压2-3次,每天测量的时间,可选择早晨服药前、服药后2小时、下午或睡前几个时间段,尤其是季节变换或血压不稳时更要密切监测自己血压的动态变化,并据此请医生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七)如何预防高血压

防控高血压没有捷径。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1、一袋牛奶一个蛋

新鲜牛奶中的丰富矿物质是维持人体功能,预防疾病的必需物质。牛奶中的钙是活性钙,是人体最易吸收的钙源,新鲜牛奶具有降脂、降低血黏度的作用,钾等其他物质也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鸡蛋是最价廉物美补充蛋白质的食物。

2、二便自调心不烦

大小便通畅是人体消化和排泄功能正常状态的反映。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多有便秘和尿频、尿不畅的烦恼,建议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厕时不要用力屏气,必要时须积极用药……

3、三餐饮食宜平衡

荤素搭配和粗细搭配。还需注重营养成分的多样化和适量控制。我国古训指出的“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就是平衡膳食的基本模式。

4、四体勤动控体重

选择合适的项目,坚持适度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为宜),再结合饮食控制,有助于保持正常体重,消除高血压风险因素。

5、五克食盐不超过

钠在体内可以吸收许多水分,盐摄水多了,体内的水分就会聚集在血管中,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造成血压上升。控制每天食盐量在5克以下,既能保证人体对盐的需要,也可减轻心血管负担。

6、六色果蔬不间断

新鲜蔬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有刺激血溶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其中的高纤维素还抑制脂质的吸收。

7、七情调节莫失控

面对周围大量繁琐、突发的事情,保持良好的平衡心理,不仅有利于健康,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8、八方交友心欢喜

老年人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可通过参与各种老年活动,多交朋友,缓解孤独,让自己既有机会倾诉生活中的“苦辣",也可与老友分享各自的喜悦。

9、少喝酒不抽烟

过量饮酒可导致动脉的硬化,喜饮酒者宜每天控制摄入量不超过白酒50毫升。或黄酒10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啤酒500毫升。

吸一支烟可以使人体的收缩压升高5-10毫米汞柱,且会造成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和发作。

10、十分轻松心不烦

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保持轻松的心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规律性的药物治疗。

三、脑卒中相关知识

(一)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这种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

(二)脑卒中的分类

1、出血性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2、缺血性包括脑梗塞(或称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三)“FAST”原则——快速识别判断“脑卒中”

中国卒中学会推荐了FAST原则,预测卒中。

F指面部(Face):请患者微笑,观察其一侧面部是否已没有表情、僵硬,或者眼睑、嘴角下垂。

A指上肢(Arm):请患者将双臂抬高平举,观察一侧手臂是否无力而下垂。

S指言语(Speech):请患者重复一个简单的句子,辨别其发音是否清晰、语句是否准确。

T指时间(Time):当出现上述3种症状中的任意一种,需要立即就医。家属需要准确记录患者发作时间,并告知接诊的医生护士或急救人员。

(四)一旦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1、遇到疑患脑卒中的病人,应及时联系120送往有急救条件的医院;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有假牙者应设法取出,及时清除口鼻中的呕吐物及痰液;

3、昏迷患者应侧卧位,运送途中要保护好病人,避免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

四、冠心病相关知识

(一)、冠心病是怎么回事?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阻塞,和(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当管腔狭窄超过75%时,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若完全发生堵塞,就会发生心肌梗死。

(二)冠心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1、心绞痛型冠心病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它的胸痛常为短暂的、压迫性胸闷或烧灼感,疼痛可延伸至颈部及手臂。

2、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表现为严重持久的胸痛、气促、出汗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悸等。

3、猝死型冠心病

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4、无症状型冠心病

病人无临床症状,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亦称隐匿型冠心病。病人多属中年以上,无心肌缺血的症状,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显示心肌缺血表现。

5、缺血型心肌病型冠心病

主要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三)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1、体型肥胖。

2、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容易在动脉中形成粥样斑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并涉及冠状动脉,从而促发冠心病。

3、吸烟饮酒:有资料表明,吸烟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明显增高,吸烟者死于冠心病是不吸烟者的2~6倍,吸烟数量越多,时间越长,发病机会越多。

长期大量饮酒者容易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也是促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饮酒者比不饮酒者易于患冠心病。

4、年龄偏大: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5、遗传:冠心病的遗传因素是明确的,如果家庭一级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患冠心病,那么他(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增加,亲属患病的年纪越轻,他(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6、高血压病患:在冠心病患者中,60%~70% 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是血压正常者的2倍以上。

7、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比无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

8、缺乏运动:缺乏运动大大增加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

9、脑力劳动者:从事脑力劳动者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加之缺少锻炼,体力活动减少,较体力劳动者明显易患冠心病。

10、饮食失调:比如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而膳食中缺少蔬菜水果也容易患冠心病。

(四)2021年梅奥专家最新提示护心五技巧

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心脏病专家提出了5个有助于保持心脏健康的重要技巧:

1、知晓身体的一些"数字"

体重、血压、胆固醇、血糖等都是与身体健康相关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每周测量2—3次血压。

2、合理膳食

研究表明,摄入高糖、高盐、和高饱和脂肪的食物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应避免这种饮食习惯。

3、减少盐和糖的摄入

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饮食中应减少盐的摄入,同时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注意隐形盐摄入。我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每天摄入钠盐<5 g(不超过啤酒瓶盖一平盖),烹饪时少放盐,少吃腌制食品及黄酱、腐乳等。低糖饮食也很重要,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4、多运动

我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提高到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或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

5、减轻心理负担

压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并导致其他不健康的习惯,如吸烟、睡眠困难、暴饮暴食等。建议通过冥想、按摩或瑜伽等活动减轻压力和焦虑,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五)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怎么办?

1、观察心跳、呼吸和意识等生命体征,如果是心脏骤停的患者,按心肺复苏程序处理。

2、应迅速将无明显呼吸困难和无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置于平卧位,解开领口保证呼吸道通畅。

3、存在心功能不全及急性肺水肿的患者,应置于半卧或坐位,必要时可使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4、如果有呕吐或存在意识障碍的要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

5、如果既往有心绞痛病史,可让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6、家里有血压计的,迅速给病人测量血压,血压急剧升高的争取给降压药。

7、有氧气设备的给病人吸氧。

8、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抚病人的情绪,等待救援。

(责编:孝媛、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