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的故事

【穿越历史的感动】见义勇为负重伤 回报社会当自强

2021年07月13日11:00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故事主人公:白雪洁,女,中共党员,辽宁海城人,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见义勇为标兵、保护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妇女标兵、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党代表。1994年4月,一名无辜儿童遭到歹徒残害,白雪洁奋不顾身与歹徒搏斗,保护了素不相识的儿童的生命,自己却身负重伤,失去了右手。她用爱心回报社会,为下岗女工再就业工程、为妇联保护妇女儿童救助基金会慷慨资助。为挽救失足青年,她先后到鞍山女子自强学校、营口监狱、沈阳大北监狱同7000多名失足青少年谈人生,鼓励他们改造思想,重新做人。

白雪洁

1994年4月12日下午5时,当时是辽宁省鞍山某企业电气工程师的白雪洁,在下班路上,遇见一个壮年汉子正挥舞着菜刀,疯狂地追砍一名只有八九岁、面部已被砍得血肉模糊的男孩,她立即奋不顾身地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这个孩子,与凶手进行殊死搏斗,白雪洁的双手受伤十余处,右手腕部被砍断三分之二,双脚跟腱、髌骨、腓骨也被砍断了,颈椎横突骨被砍开……经全力抢救,白雪洁的生命保住了,但却永远失去了右手,左手拇指、食指中指都是再植的,双脚的跟腱留下了永久的伤残,造成终身二级护理伤残。

2008年,白雪洁从疯狂的歹徒刀下救出的那个男孩,考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并不富裕的她拿出1000元钱帮助他准备上学用的物品,还亲自送他到学校报到。在白雪洁办公室的电脑里,有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上不仅有当年她救出的那个男孩,还有这些年来她资助过的几个孩子。白雪洁看着照片,欣慰地笑了,“这些年来,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多的关心,社会各界也给了我很多的关爱,我愿意把很多人给我的关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白雪洁正是靠着这种信念激励自己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断追求。1996年,白雪洁来到鞍山市图书馆担任副馆长,负责自动化、数字化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常人难以忍受的伤残,给白雪洁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她却从未因此影响过一天工作。她艰难地用重残的左手两个手指记录、打字,记下了十余万字的学习笔记。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先后获省、市5项成果奖。2003年10月,白雪洁被调到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担任党支部书记,她建起了辽宁省第一家“盲人文化乐园”,得到国家和辽宁省残联的表奖。

白雪洁在付出艰辛努力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荣誉,她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全国见义勇为标兵等荣誉称号。从1997年起,她连续当选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代表,是全国见义勇为的英雄中惟一连续三届的党代表。

“白雪洁在鞍山被称为:永不凋谢的英雄花。不仅是因为15年前那次壮举,也是因为她多年来用自己点滴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人,她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光荣和自豪!”鞍山市综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白雪洁榜样力量的感召带动下,鞍山的见义勇为蔚然成风。几年来全市涌现出见义勇为英雄140余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几年来,鞍山市提拔使用见义勇为人员20名,为42名见义勇为人员解决了住房、子女就学就业问题,投资120万元解决见义勇为人员的生活待遇问题。

“努力回报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爱”是盛名之下、殊荣面前白雪洁最常说的心里话。身体伤残了,她初心不变、从不居功自傲。踏踏实实出色地履行着本职和社会十多个兼职各项工作的职责。社会上,白雪洁始终自觉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在扶贫助残、资助失学儿童、帮教失足人员等公益活动和自然灾害中带头捐资捐物,经常慷慨资助向她求助的人,她坚持低调为社会做好事,1994年以来累计支出10余万元;工作中,她始终坚持“打铁还要自身硬”,她放弃节假日坚持学习深造,先后完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在职研究生等学业,她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先后完成了五项获省厅二级科研奖的攻关项目,独自撰写十多篇获国家、省级奖的论文,并义务进行有关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精神文明等宣讲报告百余场。任市科协副主席期间,白雪洁主抓了全市柔性引进院士专家工作,从无到有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0多家,负责主抓了10余次、130多位院士专家“助力创新驱动发展鞍山行”大型科技服务活动,2017年此项工作在省内科协中领先,为鞍山科协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