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徐占海,男,1963年9月出生,曾任新民市政协副主席。2017年12月8日,在新民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徐占海当选为新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2003年荣获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6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共产党员标兵”、 “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 “辽宁省勤廉兼优标兵”、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党的十八大代表。
徐占海(右)
当村支书时,村里所有孤寡老人临终,他亲自给洗身体、穿寿衣;谁家有难事、急事,他第一个到场,忙前忙后。
当了乡党委书记,每逢下大雪、刮大风,不管白天晚上,他总会带领乡干部赶到蔬菜大棚区,清理棚顶积雪,比大棚主人到得还早。
当村支书10年,他把一个负债累累、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村,变成人均收入过万的富裕村;当乡党委书记仅2年,他又把全市倒数第二的乡,变成年人均收入1.2万元、远近闻名的“明星乡”。
这个人,就是辽宁新民市周坨子乡党委书记徐占海。
在2008年担任新民市周坨子乡党委书记之前的10年间,徐占海一直是姚堡乡中姚堡村党支部书记。
2003年8月12日,村民宋建军遇到车祸生命垂危,肇事者逃逸,到了医院输血缺钱。临近夜里12点,宋建军父母给徐占海打电话。徐占海拿着家里仅有的1万元,又从亲戚家借了1万元,赶到医院救人。
2004年7月,村民路亚香得了喉癌,做手术差7000元,找到徐占海。手头紧张的徐占海从别人家里借了5000元,又从亲戚家拿了2000元,第二天一大早带着路亚香到沈阳看病。
晚上,妻子愁眉苦脸地对徐占海说:“老徐,都来借钱,全村300多户你管得起吗?”“老百姓有难,管得起得管,管不起也得管;既然挑了这副担子,就不能半道撂挑子。”徐占海劝导妻子。
全村300多户,都在徐占海心里装着。他建了详细的家庭档案,记着每家的经济状况、孩子上学情况、养殖情况、外出打工情况……
2008年5月,徐占海调任周坨子乡党委书记不久,下乡走访,在王甸子村认识了史传伟。徐占海了解到老人的儿子患癌症去世,留下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负债累累,随即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钱,并主动做了老人的“干儿子”。从此,只要有空,徐占海就去探望、接济老人;没空去,就打电话。
徐占海(左)
1998年,正在新民市法哈牛镇初中当民办教师的徐占海受组织安排,回到家乡姚堡乡中姚堡村当了村支书。
当时,中姚堡村不但一贫如洗,外债累累,而且几乎看不到致富希望——春季风沙多,夏季雨水少,土地沙化贫瘠,老百姓种苞米、高粱、小杂粮,一亩地收益不足200元,人均收入不到千元,330户人家的村子欠着近百万元外债。
“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不富是我的无能,更是我的耻辱!”徐占海暗暗发誓。他带领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到周边富裕乡镇考察后,决定带领乡亲们发展大棚蔬菜。
由于缺乏资金,也贷不到款,村民响应者很少。徐占海就用自己的全部家当为村民们抵押贷款20万元,动员村干部和家属为村民的100万元信贷资金作担保,让村干部与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结成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帮扶体系。
当年,中姚堡村建起80个大棚,从资金到技术到销售,全是村干部负责。建大棚,扯电线,村里没钱雇工,徐占海领着村干部抬电线杆子,带着村民砌大棚墙。
村里逐渐富裕起来,徐占海又操心几个家有残疾人的困难户。
徐占海和村干部把搭建好的大棚,无偿分给残疾户,一户2个。“化肥、种子、地膜都准备好了,不用操心。”几个残疾户一年就富了起来。身有残疾的季志林现有6个棚,“刨除雇工费,一年收入2万多元。没有徐书记,我没有今天。”
几年时间,中姚堡村建起2800个冷棚。每个冷棚年均效益1万元左右,昔日负债累累的贫困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村。
2008年4月29日,徐占海被任命为周坨子乡党委书记,离开家乡中姚堡村,赴任乡党委书记。
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等待着徐占海。周坨子乡经济在全市25个乡镇倒数第二,是沈阳市挂号的贫困乡镇,一年到头,风沙不停。全乡4600多户人家,基本都种苞米。
到各村摸底3个月后,徐占海召开乡党委会,决定把周坨子乡农业发展的路子定位在棚菜生产上。
徐占海亲自带着乡干部在韩坨子村驻村试点。当时,村民大多没有积蓄,贷款也非常难。徐占海带着乡村干部,以个人名义从银行抵押贷款400万元,又从做生意的姐姐那儿借了180万元。为彻底打消村民疑虑,徐占海在村民大会上承诺:“我把两把钥匙给你们留下,一个是我的房子钥匙,一个是车钥匙。挣了,是你们的;赔了,算我们这些干部的。”大棚很快建了起来。
徐占海将乡里全部36名工作人员,分成5个组,每组包俩村,每组都有自己的责任区。只要有恶劣天气,乡干部必须出现在自己的责任区。
仅仅两年时间,周坨子乡已发展暖棚3万亩、苹果和葡萄2万亩、冷棚1万亩,农民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在全市25个乡镇中的排名由倒数第二位排到上游。
徐占海有个在当地人人皆知的绰号——“三不书记”。当村党支部书记以后,他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不吃请,不赌博,不进舞厅。为了给村里、群众办事方便,自费购买摩托车、手机,却从未在村里报过一分钱。
群众富起来,干部不能倒下去。徐占海摸索出了群众监督这个好办法。在中姚堡村,徐占海倡议成立了“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每月22日,请村里5名代表“挑刺儿”;在周坨子乡成立了“乡理财监督小组”,每月28日,到财政所审理收入开支情况,公开栏公布。
村民婚丧嫁娶,徐占海都会按当地习俗送上礼金。可自己有事却从不声张。儿子考上高中,女儿结婚,他谁都没告诉。母亲去世,徐占海仍然没有声张,可得到消息的村民,自发来到徐占海家吊唁。徐占海退还了所有礼金、礼品,但他心里非常感动。
当乡党委书记后,徐占海没有将家搬进县城,他的家至今还在距离周坨子乡30多里外的中姚堡村。他平时吃住都在简陋的办公室,偶有闲暇,才回家看一看。
当乡党委书记两年,他装着印有自己手机号码的便民联系卡,靠双腿,走遍每一个村屯,每一个村民小组,走到哪,便民卡发到哪,让“群众有事能随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