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采厂推行“党建+安全”管理模式

2021年04月19日15:46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互相借力,优势互补,安全管理形势向好发展,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党建与安全深度融合成效显著。一季度,这个厂重复性隐患问题同比大幅度下降。年初,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忠兴参加指导该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时提出,要加强党建引领,曙四联“党建+”工作经验值得学习推广。该厂厂长杨立龙带着各级负责人到曙四联现场“取经”,随着该厂“党建+安全”顶层设计出台,以思想引领、行动示范带动安全能力提升的管理模式在该厂逐步推开。

党建+安全,不是简单叠加,而是精心培育和点滴渗透

作为辽河油田为数不多的城区采油厂,兴采厂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为耕好安全“责任田”,守护城区家园平安,厂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通过宣传、培训和点滴渗透唤醒员工的安全意识。

“我们要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横向对标,学习并吸取其他单位好的做法……”每逢关键时间节点,该厂党委委员、机关科室长都会纷纷走进安全承包点,与班站员工促膝交谈,讲清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理念,这样的场景在该厂已成常态。

同时,该厂还借助对外宣传的“窗口”,将“层级管理”安全理念、安全法律法规、安全一号文件等通过厂网页每周工作通报、《兴采风向标》专栏、《掌上辽河》客户端、《辽河石油报》等进行多维度宣贯,并录制安全宣讲小视频在厂公众号、辽河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推送。在浓厚安全氛围的熏陶下,员工自主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我厂百日安全整治的目的是根治低老坏,减少重复性问题。”4月8日,兴60站早会上,采油作业三区女子采油队党支部书记李维祎组织大家学习了新鲜出炉的《员工应知应会口袋书》。

针对扁平化改革后党支部书记全部“沉”入班站的实际,该厂安全环保业务部门定期提炼安全管理要点,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归类,编制不同的安全“口袋书”。

一时间,“口袋书”风靡班站,学安全、讲安全、促安全蔚然成风。“以前,这些知识非常零散,现在整合后全面又方便,我们现在都比着学呢。”该区地质工艺室孙奇说。

而党支部书记带头抓安全,促进安全工作良性循环,更是将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落实到了岗位上、行动上,起到了提示、预警和督导的作用。

党建+安全,不是化学反应,而是日常管理的水乳交融

“给接头部位刷点肥皂水,就知道有没有漏气。”3月22日,采油作业四区大一站站长黄海带领员工持表进行输气系统专项检查。

这是该厂发动党员带头开展的“身边隐患我来查·岗位安全我负责”活动,通过拓宽奖励范围、开展帮扶指导、加强整改力度,使全员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成为常态。

安全既是企业的效益线,也是员工的幸福线。在“控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促上产”专项整治中,该厂先后开展了“党员身边无违章”“身边隐患我来查”等多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载体活动。

驻站党员成为班站“安全督导员”;两级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一线井站,通过检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基层员工的内心想法,掌握基层安全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检查指导”正逐渐代替“问责处罚”,帮助引导员工从“躲检查、怕访谈”向“想学习、愿交流”转变。

在党员示范效应的持续发酵下,对安全工作“上心”的员工越来越多了,经常有员工“撵”着站长整改问题。一批安全环保示范班站如雨后春笋拔节而出:城区“绿色”联合站——兴二联,“数字化”联合站——兴三联,实训基地——兴一联,管道“无泄漏”作业区——采油作业三区……

党建+安全,同向发力,构建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全员参与的风险识别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中,这个厂推行“双向双级”管理,各级党组织积极落实“承包”责任制,厂党委委员与科级单位“结对子”,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包干”到班站。

带着承包任务,厂党委委员、各业务分管部门到基层单位调研,针对不同单位在管道、井控、电气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开出了“提高标准、追溯原因、系统治理”的帮扶“良方”,促进安全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建立规范的长效制度,工效挂钩考核激励机制也要跟上。据了解,该厂拿出部分奖金用于安全专项考核,相较以往,加大了安全绩效与奖金挂钩的比例。同时,为促使安全责任归位,该厂制定完善了《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处罚规定》,增加对直线部门、属地领导问责和处罚,实施安全奖罚体内循环,奖有标准、罚有依据的机制在该厂持续推行,充分调动基层安全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为了让基层岗位员工也具有“安全监督员”的隐患辨识和风险控制能力,采油作业二区重新编制《安全监督检查要点》,针对高危作业定制了流动的公示牌,以“线上监督”的信息化手段,应对高危作业监管领域“人少事多”的挑战,监管效能大大提高。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党建+安全”有益探索促使安全形势向好发展。该厂将全方位探索实践“党建+”模式,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让老厂不老,焕发出青春活力。

(责编:孝媛、那其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