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沈抚示范区出资1000万元改造区属深井子街道的老旧小区,让那里旧貌换新颜,老百姓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深井子有记载的百年历史,起起伏伏,波波折折。从有自然村屯开始,到设立深井子乡,再改成人民公社,后来还转身成镇,到现在的深井子街道建制,深井子在不同的角色中发挥着作用。区域内曾经拥有的大大小小200多家工业企业,一度支撑了这个沈阳远郊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拥有很旺的人气。
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深井子域内的一些传统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拐点,陷入僵局,甚至关门倒闭。使得一大堆的企业遗留和社会问题抛给了深井子当地政府,一度被迫形成了“小政府包办社会”的尴尬局面。
改造前的深井子街道。
就在两年前,在深井子街道看到的还是道路破损、原有企业职工住房得不到及时维修、街道环境脏乱差、夜间无照明,安全隐患剧增,居民得不到安全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不是村,城不像城……居民为此抱怨、诉求,想拥有公平的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升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沈抚示范区担起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在加快沈抚示范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创家园的同时,把加快改造区内老旧小区工作当成工作重点谋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千方百计让区内老百姓拥有优质的生活环境,感受到党的温暖。
去年开始,沈抚示范区率先在深井子街道进行了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一次投入1000万元改造资金。重点对公共基础设施、房屋维修、园区硬化亮化等进行改造。其中,对15个小区的40栋楼体进行了外墙保温、外墙排险、屋面防水、更换楼道单元门、粉刷墙体、维修楼梯间栏杆等维护、维修、改造工程就惠及了3361户的居民。同时,沈抚示范区还加大了深井子街道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包括园区进行了重新硬化、污水井的维修,还改造了街路的照明设备,安装了庭院照明灯,极大方便了深井子居民的出行。
改造后的深井子街道。
今年元旦期间,见到了家住深井子供销社家属楼的张大爷,他兴奋地说:“在这住了好几十年,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心情不好,哪来的老有所乐。去年政府给我们这进行了改造,环境大变样了,我吃什么都觉得香。”住在粮库宿舍楼的李女士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她说自己陪着父母在这里生活,房屋年久失修,冬天外面天气冷,楼体不保暖,屋里就像灌冷风一样,棉衣棉裤不离身,那种感觉还不如住在农村的火炕上。李女士高兴地说:“去年改造之后,今年冬天情况就得到了根本好转。坐在沙发上,穿着衬衣看电视,感觉舒服。”
负责工程改造的沈抚示范区开投集团、城市建设局和深井子街道负责同志介绍,在对这些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前,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多次专题研究改造方案,提出具体要求,制定了保障措施。同时从前期调研、基础资料收集、规划方案编制、施工图纸设计、工程建设、工程管理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等全过程,都邀请了改造小区的居民代表和社区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居民对改造工程建设的参与度,此举得到了域内居民群众的高度称赞。
去年,沈抚示范区还对区域内影响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的部分老旧道路、桥梁、河流等也实施了改造,启动实施了“种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三条主干道景观绿化,让包括深井子在内的区域美了起来、亮了起来。
沈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峰表示,沈抚示范区将始终如一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树牢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解决民生短板,描绘民生愿景,谋划民生工程,不断增强区域内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