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刚:扶贫第一书记和他的“大事业”

孝媛

2020年07月07日14:01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付书记为了俺们村,干老了大事业了!”

提起共青团辽宁省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付刚,丹东市宽甸县杨木川镇大安平河村村民关世平赞不绝口。“你看看我家现在住这大房子,又宽敞又干净。如果不是付书记,我们没有底气盖这样的房子。”

与关世平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家栅栏旁边的一处小平房,由于房基下沉,一角已经出现了坍塌。“那就是我家两年前住的房子。”关世平说,“自从有了蓝莓基地,现在家里两三个月的收入就能抵上以前一整年的收入了!”

关世平家的旧房子与新房子。 孝媛 摄

关世平口中的蓝莓基地,是付刚到大安平河村之后引进投产的扶贫项目。

2018年1月,上任伊始的付刚入户走访了全村的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身负驻村扶贫的责任,付刚知道自己要担的担子并不轻。“说实话,结束走访的感觉就是村里‘要啥没啥’,村集体没有收入不说,还欠着不少外债,村民们每天无所事事,患得患失。”

如何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让大安平河村拥有自己的产业,付刚做起了功课。

大安平河村党支部内的脱贫攻坚公示板。 孝媛 摄

他了解到,宽甸县地处高纬度,森林覆盖率高,污染少,是蓝莓的黄金产区。大安平河村的周边乡镇种植蓝莓已经初具规模,技术成熟,销路畅通。但是种植暖棚蓝莓的前期投入较高,目前规模较小,市场前景乐观。

为了稳妥起见,付刚邀请了农业院校的技术专家来此调研,还委托专业机构做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决定种植暖棚蓝莓。

项目选定了,但是村里种蓝莓的农户,不是种植时间短、规模小,就是没有成熟的技术,无法支撑暖棚蓝莓产业的发展。如何才能破解这个困局呢?

付刚在认真研究地域情况的基础上,与杨木川镇党委政府达成一致,打破全镇8个村“各自为战”的局面,整合资金,形成合力,引入“飞地经济”模式,在具备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撑的金安村建设蓝莓基地。

可是,当村民得知,付刚千方百计筹集来的资金投入的扶贫项目并没有落地在大安平河村的时候,质疑的声音出现了。 “给村里要的钱为啥要在别的村建基地?”“蓝莓基地赔钱咋办,还不如把钱分给大家!”

“大家不明白啥是‘飞地经济’啊,付书记当时是苦口婆心地给村民讲解啊。”大安平河村书记迟金生回忆道,虽然基地没建在自己村里,但是金安村有一些现成的基础设施,还有懂技术、有多年种植经验的带头人,这可以省下大笔资金,“付书记这是把钱真正花在刀刃上。”

疫情期间,付刚(左一)在蓝莓产业扶贫基地内与种植户研究销售问题。采访对象供图

“付书记心细,他还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像以前一样种植玉米,一亩地的年收入大概是500元钱,而把土地流转给蓝莓基地,村民一亩地可以收入650元钱,坐家里净赚。不仅如此,村民还可以到蓝莓基地打工赚钱。”迟金生说,“在家旁边就能打工,而且赚得还比外面多,大家也就都理解付书记的苦心了。”

2018年10月,杨木川镇蓝莓产业扶贫基地建成。2019年,“鹭乡”牌蓝莓正式上市销售,当年实现收益40万元。贫困户每人从基地分得500元钱,大安平河村收到分红5万元,村集体经济终于告别“空壳村”的历史。

在杨木川镇蓝莓产业扶贫基地内,蓝莓缀满枝头。 孝媛 摄

蓝莓基地成功建立,并且取得了预期目标,摘掉贫困帽子的大安平河村村民有了向前的动力。

很快,村里建起了木耳种植基地,此前养羊、养牛的小规模专业户也加大了投入,规模得到扩大。

这些变化带动了不少村民的思想转变。“这两年,我和扶贫工作队员走家串户时,咨询贷款发展农业产业的村民明显多了,这说明大家有了‘事业心’,知道自己往前奔了。”付刚的脸上带着欣慰的微笑。

从“输血”到“造血”,从扶贫到扶智再到扶志,付刚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着大安平河村向前迈进。

除了产业扶贫,付刚所在的团省委扶贫工作队动员引导志愿服务组织走进扶贫驻点,为镇中学、镇小学及村小学筹措资金,改善教学基础设施,总计耗资130多万元,先后在镇、村两级学校建设了电教室、图书室、阳光厨房等,乡村小学教学硬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付刚还对接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免费午餐”项目,推动辽宁省第一个“免费午餐”项目在杨木川镇中心小学延续实施,让400多名师生享受免费的午餐,每年可以节省50万元的生活费用支出。 

(责编:汤龙、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