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加强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深入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科学有效应对辖区内石油化工企业可能发生的危化品泄漏爆炸事故,积极对标“国家队、主力军”职责使命,7月2日,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宽甸大队提请县消安委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联合开展石油化工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灾情假设2020年7月2日下午14时30分,丹东利丰硅镁有限责任公司一号冶炼炉正产生产时,因冶炼炉炉温过高,颅内压力过大,导致喷料,高温铁水喷涌到上料平台,形成大面积火灾,火焰炙烤着临近100立方米氯化苯、乙醇储罐,并有人员被困、受伤。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全部执勤力量、轻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7车28人赶赴现场处置。到场后,现场指挥部通过无人机侦察,迅速掌握现场灾情,立即下达作战任务。轻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按照灭火冷却、掩护救人、气体驱散、气体侦检、关阀堵漏、现场供水六个任务编组有序展开,逐一完成控制火势、救人、冷却、灭火、堵漏等作战任务。公安、交警、医疗、移动、环保也分别按照分工开展现场救助、交通管制、技术保障、环境检测和安全警戒等行动。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经过约2个小时不懈奋战,火势完全被扑灭,现场险情有效排除。
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演练结束后,当日大队总指挥对此次演练进行了总结讲评,指出演练中暴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就进一步做好石油化工场所实战化演练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尤其是大队轻型化工灭火救援编队一定要严格按照力量编程,定人、定岗、定责,加强相互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二是深入探讨分析装备器材的使用、技术战术的运用、实战中阵地的设置等重点环节,针对作战行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点,要全方位、多角度制定解决方案;三是不断总结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演练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结合实战情况,充分挖掘现有装备潜力,不断完善石油化工类实战演练预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灭火救援的整体实战能力;四是立足实战,针对石油化工火灾处置的各个环节,改进技术战术措施,进一步规范作战规程,从思想、装备、指挥、战术和保障上全面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存储类场所的灭火救援准备工作。
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下一步,宽甸大队将聚焦“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持续开展石油化工、水域、山岳等实战拉动演练,进一步贴近实战要求,临机设情、现场导调,切实提高全体指战员应急救援能力素质,为辖区经济建设及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