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15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全市社区通办

汤龙

2020年06月29日11:36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7月1日起,沈阳市居民在全市任意一个社区均能申请办理涉及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房产、卫生健康、医保、工会、残联等7个部门的115项便民服务事项,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6月29日,在沈阳市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全市通办”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尹玉砖介绍,为有效满足沈阳市居民就近办事、快捷办事的实际需求,沈阳市民政局与市营商局共同牵头,由市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探索推行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全市通办”。经过一年多的试点运行,“全市通办”各方面条件已日趋完备,拟于7月1日起在全市社区正式推行。

目前,“全市通办”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与社会救助、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医保等8个业务系统和网上信访受理中心的对接,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索引项办理服务事项,受理居民诉求,相关数据信息实时同步到居民个人事项信息库,生成数据全部汇入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平台通过统一社区入口提供无差别受理服务,通过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实现了居民信息的“一次认证,多点互联”。试运行期间,全市社区通过“全市通办”服务管理平台为居民办理服务事项16.5万件次,其中跨区域办理338件次,比对数据9.1万条次,减少重复要件3.9万个,大幅节约了居民群众办事的时间成本,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效能。

“全市通办”服务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后,通过压缩流程、减少环节、简化手续,“全市通办”让居民办事时限平均缩短50%以上。通过身份证芯片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将办事群众身份信息精准录入系统并自动识别,相关要件可复用、可共享,达到减材料、减程序、提效能的目的。同时,通过推行全维度、全链条办事留痕,居民群众可实时查询办理进度、通知单、办理结果、办理要件等信息,确保每项服务可记录、可追溯、可监控。

“以办理社区居住证明为例,居民今后可在全市任意一个社区提交办理申请,由社区工作者将相关信息在线流转至居住地社区审核确认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份加盖有居住地社区电子印章的居住证明,居住证明上有专属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将居住证明保存在手机之中,以备不时之需。”尹玉砖表示,“全市通办”的上线不仅让群众更“省力”,还会更“省心”,目前全市13个区、县(市)的931个社区已全部完成计算机、打印机、高拍仪、读卡器等标准化软硬件配备,全市社区将全面实行“信息化平台+全科社工”的组合,使“多口式”受理变成“一口式”受理,居民群众在社区综合受理窗口即可完成所有事项,免去到处问、到处找的麻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沈阳市还依托“全市通办”服务管理平台,紧急研发了沈阳市疫情防控排查管理平台,并于1月31日投入使用,开启了全国范围内信息化平台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先河。排查数据均从平台中直接读取,推动形成了重点地区重点人员排查登记、日常管控、解除隔离等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闭环,为全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综合研判提供数据支撑,减少社区统计报表约5.58万份次,切实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

(责编:汤龙、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