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之名 致敬勞動英雄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勞動英雄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形成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貌,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勇於創新,努力拼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年初一,瑞雪兆豐年。沈陽市總工會主辦的“當好主力軍 挺進主戰場”2025年沈陽市職工春節晚會在沈陽新聞頻道精彩上演。幾百名一線職工全景展示全市職工群眾一年來在攻堅之戰中的“成績單”。幾十位勞動模范、大國工匠走到台前,作為親歷者回顧沈陽經濟社會發展的華彩樂章,尤其是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彰顯出的沈陽實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展現出的沈陽作為。
“我驕傲,在大國重器的主戰場,始終有沈陽的戰旗,有我的名字,有我們的名字!”就像全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師洪家光說的,“越干我們越有自信,越拼我們越有力量。”
以城市之名,致敬最美勞動者。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的沈陽,是新中國第一個職工技術協作組織的誕生地,擁有超百萬人產業工人隊伍。勞動和科學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兩種力量,沈陽產業工人是真正擁有這兩種力量的強者,更是不斷升級這兩種力量的先行者。2024年,全市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開展產改大調研,出台了《沈陽市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三年行動方案》,發起設立“沈陽工匠日”倡議,並被寫入沈陽市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高了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推動產業工人在新時代舞台“站C位”。
以城市之名,致敬大國工匠。如琢如磨,不為繁華易匠心。“大家好,我是殲-35A飛機總設計師王永慶,在剛剛落幕的第15屆中國航展上,殲-35A首次驚艷亮相,吸粉無數,網友更是親切地稱它為‘央視帶貨的沈陽特產’。”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王永慶參演的復合節目《擔當》,贏得了整場晚會最熱烈的掌聲。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大國工匠,圍繞“12+1”賽道,全市工會系統廣泛開展了“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主題勞動競賽,覆蓋2027家單位、82.6萬名職工。在全國電子信息職業技能競賽增材制造等三個項目中,沈陽職工勇奪四個一等獎。僅去年,沈陽就有175項職工創新成果入選全國職工“五小”創新成果庫,5名工匠入選“大國工匠培育對象”。
以城市之名,致敬勞動英雄。細微之處見真知,一枝一葉總關情。對一線職工的關心與關愛,沈陽一直在不斷升級的道路上努力奔跑。2024年為職工互助保障參保29.5萬人次,為1.5萬余人次患病職工支付互助金1936萬余元。為8136名一線職工免費體檢,為5877名女職工進行免費“兩癌”篩查……全市新建工會驛站300個,累計達到880個,切實為戶外勞動者解決“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新建工間活動站135個,累計達到627個,讓廣大一線職工在繁忙的生產之余,有一個休憩放鬆的地方,以更加良好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投入生產。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沈陽工會十八大確立了“建設全國一流工會、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的未來五年工作目標。沈陽市將以設立“沈陽工匠日”為起點,立體化展示勞模風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進一步暢通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通道,營造一線產業技術工人從“工”到“匠”全周期成長環境,助推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建設,凝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共識,一步一個腳印勇爭先,將振興藍圖變成現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