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中流勇爭先
——透過四次考察,讀懂總書記對遼寧振興的期望
2025年1月22日至24日,新春佳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到遼寧考察調研。從葫蘆島到沈陽,再到本溪,深入農村、市場、社區、企業考察,一路上問冷暖,聽民聲、看變化、謀發展……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后第一次到遼寧考察,也是今年第一次到地方考察。
距離上次來遼寧考察,時隔不過兩年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來到遼寧。十二載時光荏苒,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下,遼寧振興發展取得了突破性、轉折性、歷史性進展。
升騰起勢的蝶變中,遼寧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上奮勇爭先——GDP增速連續8個季度趕上或超過全國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近十年來最好水平,糧食單產在13個糧食主產省中排第二位,財政民生支出比重連續超過75%。
老企業又煥發青春
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2280酸洗軋機聯合機組機器轟鳴卻不見人奔忙。301米長的生產線上,25個控制模型實現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從上料、拆卷、拉矯、酸洗到成品卸卷,生產流程有條不紊。
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2280酸洗軋機聯合機組冷軋板生產線。本鋼集團供圖
這條產線是目前世界上最寬幅的冷軋板生產線,軋輥長度達到了2280mm。原來汽車廠用兩張鋼板焊接起來后才能達到的寬度要求,現在一張超寬幅鋼板就可以了。
通過集控技術的應用和對產線控制模型進行優化,這條生產線的運行精度和效率也越來越高,產品合格率提升了10%,產線的產量提升了25%。
1月23日下午,習近平在本溪市考察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車間。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今年1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本溪市考察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在集控中心了解集控智能系統運行情況,在車間了解冷軋工序、技術創新、產品性能后,習近平說:“本鋼是我們國家的老企業,這些年煥發青春!”
本鋼的轉型升級之路,是遼寧制造業提檔增速的縮影。
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到遼寧考察調研開始,“創新”這一關鍵詞被反復提及。2023年9月7日,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企業,牢記囑托,向“新”力迸發——
鏈上工業互聯網的“沈鼓雲”讓年逾“90”高齡的沈鼓集團,實現了從生產商向服務商華麗轉身﹔去年底,新鬆集團推出全球首台空集裝箱堆碼機器人,實現了“人在辦公室,車在港口行”﹔遼陽石化攻關全球首套千噸級超重力烷基化工業試驗裝置,建成的國內最大低溫余熱回收系統節能創效上億元。
在創新驅動下,新質生產力不斷壯大,遼寧省高端制造業多點開花——
沈陽航空、沈大工業母機和大盤綠色石化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遼寧產”大國重器不斷涌現,新型隱身戰機殲-35A驚艷亮相、1000千瓦級內電混合動力機車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用曲軸成功下線……
殲35A飛機在滑行(資料照片)。陳陽 攝
這背后是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2024年,遼寧研發投入增速6年來首次超過全國水平,投入強度創10年來新高。
“讓這美景越來越靚麗”
1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沈陽市大東區長安街道長安小區,了解當地優化便民惠民服務、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等情況。
這是一個有3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2000多個居民裡,超過四成是老年人。2023年,小區內13棟住宅樓和公共區域全部實施整體改造。老舊鍋爐房,改造成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舊煙囪按居民意願予以保留並進行改造,留住工業城市的歷史記憶。
去年,長安社區還成為遼寧省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如今社區裡設施更完備、功能更齊全、服務更便捷。除了“標配”的社區食堂外,閱覽室、書法室、排練廳、老年服務站等一應俱全,為老年人提供休閑場所的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晚年生活。
1月23日上午,習近平在沈陽大東區長安街道長安小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考察。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當天上午,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裡,習近平還饒有興致地欣賞了社區退休人員表演的笛子合奏曲。他深情地對大家說,過好春節意味著新一年有一個好的開端,家家戶戶幸福生活、老老少少開心快樂,就是人間美景。我們要一起努力,讓這美景越來越靚麗。
在長安小區考察時,習近平指出,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區建設結合起來,一切著眼於便民、利民、安民,特別要更好地關心呵護“一老一小”。
2022年8月17日,習近平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區老年餐廳,同正在用餐的老人們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第四次走進社區——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沈陽市多福社區,他提出要加強社區服務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的服務﹔2018年,在撫順市東華園社區,他實地了解採煤沉陷區避險搬遷安置情況﹔2022年,在沈陽市牡丹社區,他指出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建立特聘設計師制度,搜集民意滿足需求﹔改造后,搭建多方合作協商平台,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近年來,遼寧省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居民樂享幸福新生活。
牆體貼上保溫層、煤水電氣管網改造、電線網線入地……一項一項工程,讓老小區舊貌換新顏﹔社區裡建起老年食堂、老年活動中心,街頭巷尾新增口袋公園……一點一滴的改變,老百姓感受最真切。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遼寧從人民群眾的朴素願望中找到工作著力點,一個個“民生願景”正在一步步變成“幸福實景”。
“你們的希望也就是我們的希望”
“新宅溫馨恩似海,佳節喜樂福如山。”葫蘆島市綏中縣明水滿族鄉“祝家新村”裡,王寶維家中嶄新的春聯訴說著幾個月間天翻地覆的變化。
去年8月20日,葫蘆島市建昌縣和綏中縣遭遇嚴重洪澇災害。
那場水災中,祝家溝村51戶村民住房受損。受災最嚴重的祝家溝西組41戶採取異地集中重建方式安置,新家的地勢更高,也能更好地防范洪水。
“祝家新村”裡,水泥路面通到每家每戶門前,路兩側都種了樹,安裝了路燈,還挂上了一排喜慶的紅燈籠。人民網記者 邱宇哲 攝
祝家溝村黨群服務中心的照片牆記錄著“祝家新村”從無到有的變化——不到兩個月時間,完成選址拿地、平整土地、規劃設計、施工建設41戶房屋和村黨群服務中心等全部內容,奇跡般造出一片“新村”。而這,只是葫蘆島市災后重建的一個縮影。
2024年8月25日起,災區道路、電力、通信“生命線”基礎設施迅速全面恢復﹔9月1日,全市160所受災學校全部如期安全開學﹔9月底前,7250戶維修住房全部竣工入住﹔11月3日,全市5447戶重建住房全部完工具備入住條件。
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省委對葫蘆島災后重建提出的要求,今年年底,或再用一年時間,全面恢復災前水平並實現新的躍升。
截至去年底,葫蘆島市13.9公裡國省干線和583公裡農村公路完成路基重建﹔512處損毀農村供水工程全部完成應急修復,37座水庫完成除險加固。全市7971棟棚體無損棚內水浸大棚全部恢復生產,3134棟部分損毀大棚全部修復並全部定植﹔1046棟倒塌大棚完成重建,其中945棟已定植。
如今,一片片溝壑縱橫的洪災損毀地恢復成良田,一棟棟新建的大棚內已生發出綠苗,重建住房內升起裊裊炊煙,百姓生活恢復正常……
對災區群眾的牽挂,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心頭事——
2022年北方雨水偏多,遼寧入汛以來出現多輪強降雨過程,導致農作物受損、群眾財產損失。當年8月16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省錦州市考察期間,在聽取遼寧省防汛工作匯報后,他指出,要做好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幫助受災群眾盡早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今年1月22日,農歷北方小年,正在遼寧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沿著山路乘車近一個小時,來到葫蘆島市綏中縣祝家溝村,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實地察看去年洪澇災害后當地恢復重建情況。
1月22日下午,習近平在葫蘆島市綏中縣明水滿族鄉祝家溝村考察時,同村民王寶維一家圍坐一起拉家常。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房子被淹東西損失了多少”“建新房政府補助了多少,自己花了多少”“家庭收入主要靠什麼”走進搬入新居的王寶維家中,總書記同一家人圍坐一起拉家常。習近平說,你們的希望也就是我們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幸福生活過得更好。
在祝家溝村,習近平同鄉親們說,去年葫蘆島市遭受嚴重洪災,我心裡一直牽挂,春節前來你們這裡看一看。去年全國發生了不少自然災害,我相信所有受災地區的恢復重建都會有一個好的效果。我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群眾最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就是大家的強大依靠,一定會幫助大家克服困難、重建家園。
這個春節,葫蘆島市1.6萬余戶受災家庭都會跟王寶維家一樣,在新居度暖冬。
“希望遼寧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上勇於爭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篇章。”這次考察調研中,習近平總書記為遼寧的全面振興賦予了新的時代使命。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戰之年,遼寧4200萬人民群眾正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狀態,奮力奪取首季“開門紅”。
1月26日,遼寧各地迎來降雪。瑞雪兆豐年,大雪覆蓋下的黑土地,更是希望的熱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