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加強科技引領 促進京沈對口合作 京沈對口合作工作自開展以來,京沈兩市建立了多層次、多領域的全方位合作關系。兩市發改部門發揮帶動引領作用,推動兩市資源共享,著力提升科技創新和合作服務水平,提出支持沈陽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
14.76萬人!沈陽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創新高 過去一年,沈陽市持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不斷深化“舒心就業”工程,致力於打造“如職所盼”的就業引領場景,為求職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沈陽連續獲評業界全國“最佳促進就業城市”及“非凡引才貢獻獎”,人才回流態勢持續保持,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京沈兩地合作開出“一路繁花” 1月22日,一場關於京沈合作的大會——沈陽·中關村京沈協同創新合作交流活動在鐵西區召開。會上,16個科技創新項目分別簽約,多個創新服務平台揭牌成立,為京沈兩地交流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沈陽降低“商轉公”貸款門檻 今年起,沈陽住房公積金繳存用戶申請“商轉公”貸款時,取消關於原商貸已償還年限的限制條件,進一步降低辦理“商轉公”貸款門檻。 記者近日從沈陽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獲悉,今年1月1日起,沈陽優化部分住房公積金貸款和提取政策措施,更好滿足廣大繳存人住房消費融資需求,緩解購房資金壓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沈陽應繼續完善青年儲備人才工程實施細則 過去幾年,隨著“興沈英才計劃”等人才政策的實施,沈陽吸納集聚人才的能力顯著增強,各類人才在全市各個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青年儲備人才工程的設立,為沈陽經濟發展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隊,有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25渾南科技城科技成果首發大會舉辦 1月7日,2025渾南科技城科技成果首發大會在智慧之雲1號樓大廳舉辦,來自科研院所、科技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的50余名代表參加大會。 大會期間,沈陽產研院以獨具特色的“撥投結合”模式扶持的兩個典型項目精彩亮相並進行路演。…
2024年沈陽城鎮新增就業14.76萬人 記者從沈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2024年,沈陽人社工作多項指標創新高: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4.76萬人﹔新認定人才2877人,其中高層次人才590人﹔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為13.86萬戶參保單位減輕負擔6.98億元﹔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的結案率達97.82%。 據悉,2024年,沈陽人社通過推進建設“雙40”人才工作站和推廣“新陽卡”,成功吸引17.07萬名高校畢業生來沈留沈,同比增長6.26%,其中博士1523人,同比增長26.6%。…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東北中心在沈陽啟動 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東北中心(以下簡稱“東北中心”)在沈陽渾南科技城啟動。東北中心將以打造一流的東北亞產業科技創新促進機構為目標,加快集聚先進技術、創新成果、高端人才、金融資本等創新資源,助力東北地區高質量發展。…
沈陽市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技監督工作體系 2024年,沈陽市科技局堅持發揮科技監督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出台《沈陽市科技計劃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督工作方案》,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技監督工作體系,以提升創新主體誠信水平為抓手,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賦能。 2024年12月31日,市科技局監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科技局創新監督工作方式,完善科技監督鏈條,強化項目全過程監督,努力構建職責明確、規范有序、監督有力的工作體系,推進科技監督與項目管理深度融合。…
沈大自創區入圍國家2024年政策試點“揭榜挂帥”名單 12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公布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24年政策試點“揭榜挂帥”入圍單位名單的通知》,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沈大自創區)的成果轉化類試點政策“概念驗証和中試平台市場化開放共享機制”成功入圍。 本次入圍政策試點的“概念驗証和中試平台市場化開放共享機制”政策,主要內容包括依托遼寧沈陽數字產業中試基地(概念驗証中心),引入市場化機制,面向中小微企業開放概念驗証服務﹔改變以往存在的資源分散、服務單一等狀況,實現平台的全方位開放共享,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創新聯合體﹔提供從技術驗証到產業化的全過程支持,有效降低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技術、投入等風險,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