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绕阳河段发生溃口,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火速增援【2】

人民网沈阳8月4日电 (张磊)受强降雨影响,辽宁省盘锦市绕阳河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8月1日,辽河下游支流绕阳河左岸出现溃口,且呈扩大趋势,至截稿时止已达58米宽,严重威胁附近曙光采油厂、新生街道等地区的生产生活。盘锦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8月1日8时起,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盘锦灾情发生后,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向辽宁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主动请战,迅速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总队长吴振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工作,政委张霆在指挥中心组织做好指挥调度工作。截至目前,共调派三个支队47台消防车、228名指战员、32艘救援舟艇、12架无人机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总队全勤指挥部遂行。
到达灾区后,消防救援队伍立即开展火灾防范、应急通信、灾情监测、电力照明、态势测绘等工作,同时,部署救援力量随时防范油气泄漏可能引发的流淌火,以及触电、人员落水等次生险情。
全力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消防救援队伍调派40名消防救援人员、7艘消防艇设置4个作业段进行前置备勤,为作业人员配备专业救生衣、通讯电台等救援装备,全力保障固坝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派遣45名消防救援人员、6辆消防车、7艘消防艇,联合公安部门,在绕阳河河堤险情处前置备勤,保障当地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截至8月4日6时,消防救援队伍配合当地政府累计转移群众1931户、8203人。
全力做好决策辅助工作。消防救援队伍依托消防卫星通信指挥车设立防汛抗洪联合指挥部,利用无人机实时远程传输视频,架设指挥部与各领域专家会商研判平台;调派3辆基站车,组建无人机空中梯队,巡查堤坝7次、高空侦察9次、累计飞行航时480分钟,制作灾害现场力量部署、灾情前后对比、全景漫游等图示;由于现场公网全部中断,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派出由14名消防救援人员、3辆消防车、3架无人机组成的应急通信前突小组,徒步10公里、垂直爬升300米架设自组网,实现区域性电台全覆盖,有力保障现场通讯。
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消防救援队伍会同辽河油田、环保等部门,抽调6名防火干部与4名厂区工作人员成立2个抢险专业队,携带气体检测设备,深入硫化氢装置现场关闭设备阀门,防范硫化氢泄漏风险,并制定监护和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会同辽河油田、电力部门成立4组共计16人的电力抢修队,对区域内的供电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并在供电设备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志,定期派专人检测维护设备,防止因漏电引发的安全事故;联合辽河油田管理部门,成立8支32人的工艺处置队,在重要油田设施附近设置备勤保卫力量,做好油井、热注站等防泄漏、防污染外溢工作,确保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全力做好作业保障工作。消防救援队伍派遣专业力量,为4个坝口备勤点、8个危险区安防卡点以及其他救援力量集结点,架设照明设备16个、发电设备12台,配置保障人员25人、车辆30台,持续保障供电时间超过48小时,确保救援现场电力及照明不间断;配合安能集团先后开展灾情勘查8次、水文测绘6个点位;同时,派遣1艘空气动力艇,1支6人水域救援小组配合省水利厅、市水文局,每日开展水文测绘。
为充分发挥旗帜引领作用,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在救援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6个、党小组16个,设置党员先锋岗17个;24名心理工作骨干随行作战,并协调8名心理专家在后方临时工作室备勤,确保指战员思想稳定、斗志昂扬。营口支队“金头盔班”配合省水利厅,全天候开展水文测试任务,为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树立了典型标杆。
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明确要求,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信念,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发挥专业优势,高效统筹救援工作,切实保障抗洪施工人员及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责编:尹柏寒、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