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文化教育

嵌在辽宁地名里的历史文化记忆

赵  雪
2021年12月20日21:00 | 来源:辽宁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嵌在地名里的历史文化记忆

地名作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的不仅是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还蕴含着诸如生存环境、历史变迁、民族文化、社会沿革等一系列纷繁的自然信息与人文因素,储存着地域自然特征及人地关系演化等重要文化景观信息。而这其中,以建筑命名的地名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在辽宁,因为独特的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建筑,如曾经红极一时、遍布辽宁大地的各式“佛塔”,为保护“龙兴之地”而修筑的“柳条边”,还有绵延山间的历代古长城。

时间滚滚向前,这些被人们口口相传、念念不忘的历史足迹很多已经消失,但仍以地名的形式留存在了辽宁大地上,深深久久驻藏在人们心间。

一道柳条边留下众多边台门

在辽宁,村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以下简称辽宁地名)中带“边”字的地名共有64个,如边台子村、老边村。带“台”字的地名共有615个,如台沟村、边台子村。带“门”字的地名共有120个,如旧门村、边门村等。这些地名大多源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柳条边”。

清朝统治者把东北地区视为发祥地,清朝入关后,为了防止其他民族入内破坏“龙脉”,修筑了一条贯通东北地区的柳条边。

柳条边始建于清顺治初年(1638年),南起今辽宁凤城,从东北经新宾满族自治县折向西北至开原,又折向西南至山海关接长城。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修建了一条柳条边,南起辽宁开原的威远堡,北到吉林舒兰的卡叉河,中间经过四平、梨树、伊通、新立城、九台、德惠等地。于是,前一段柳条边被称为“老边”,后一条称为“新边”。

两次修建所形成的“柳条边”共有三条线,呈“人”型。“人字头”在吉林省吉林市的舒兰市北、松花江边的法特哈;“撇”与“捺”的交点在今开原市的威远堡镇;而从威远堡向西南至山海关为一“撇”;向东南至黄海岸边为一“捺”,“捺”的底部就在今东港市长山镇的窟窿山。整个辽河平原都在柳条边的封禁区之内。

柳条边由宽和高均为1米、总长度1300多公里的土堤构成,之所以称为“柳条边”,因为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柳条之间枝干交织,用绳联结,称之为“插柳结绳”,外侧挖一道宽8尺,底宽5尺,深8尺,其横断面为倒梯形的壕沟。

16座老边门

9个记在地名里

柳条边沿线每隔一段距离开一座门,称为边门,供出入柳条边之用。老边设16座边门,新边设4座边门。各门设立哨卡,派兵驻守,实行军事化管制。除了边门,还沿边修建300余座边台和封堆,用于看守和瞭望及对边墙进行维护。

柳条边存在百年,这一沿线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与柳条边有关的地名。

老边共设有16个门,从西向东分别是:鸣水堂门、白石嘴门、梨树沟门、新台门、松岭门、白土厂门、清河门、九宫门、彰武台门、法库门、威远门、英额门、汪清门、英登门、凤凰城门、爱阳门。在今天的辽宁地名中,还有新台门、松岭门、清河门、英额门这4座“门”。彰武、法库、威远堡、凤凰城、爱阳这5个地名,“门”字虽然减去,但得名着实来自于此。

当年经过彰武地区的柳条边门就设在彰武台河畔,因此叫彰武台门。后来彰武设县时,因在彰武台边门外,就将县名叫做彰武。此外,阜新市清河门区也是因柳条边的一个边门——清河边门而得名。

在法库县境内,因柳条边而得名的地名有“一门”(法库门)、“八台”(东头台子、东二台子、四台子、五台子、双台子、叶茂台、西头台子、西二台子)及“二屯”(靠边屯、顺边屯)等。其中靠边屯还有段掌故。有书记载:清顺治年间,有蒙古族人于此首居,日久成村。清修柳条边从村南通过,并于此地设有“卡路”,亦称“卡伦”(满语,边境屯或守望之处,即边防哨所),故而得名“卡路营子”。1923年,将其改为“靠边屯”,意为靠近柳条边的屯子。

老边和新边的区别也在地名中体现出来,比如开原市的林丰乡原名就叫新边乡。

兴城市西北部有个旧门乡,它不是生来就叫“旧门”的。

据《辽东地方志》记载,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宁远(今兴城)城西芹菜沟(今羊安乡芹菜沟村)开设芹菜沟边门。康熙十四年(1675年),朝廷下令关闭芹菜沟边门,在二道河子(今旧门乡二道河子村)开设新边门,芹菜沟边门成了旧边门,这是兴城历史上第一个“旧门”地名的由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柳条边边门的位置又有所改变,二道河子边门关闭,在兴城河上游岸边也就是今天的旧门乡乡政府附近开设新边门,称为新台边门。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廷下令,柳条边再一次北移,边门再一次发生变化,移至今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境内,这个门成了新的“新台边门”,而上一个新门也因此成了旧门。

新门取代旧门的戏码,一共上演了三次。

值得一提的是,柳条边沿线有多处带“台子”字样的地名,如“大四台子”“五台子”“头台子”“双台子”等。一般来说,带“台子”的地方,都曾是有烽火台的地方,有烽火台就有驻军,难道当年的柳条边沿线还有军队保卫吗?

专家研究认为,清代柳条边修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清朝发祥地不受内地百姓破坏,并没有对外的军事目的,不存在沿柳条边修筑烽火台的问题,在柳条边沿线出现这些台子,可以表明清代修筑柳条边时将燕秦汉等不同时期的古长城加以修缮利用。也就是说,柳边条沿线的“台子”不是烽火台,更没有驻军。

长城大省 今有地名为证

辽宁从来就与长城有着不解之缘。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国长城保护报告》,长城辽宁段资源点段认定数量在长城沿线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居第5位。有资深考古学家统计,辽宁区域内历代长城总长度将近2500公里,有战国燕长城、秦汉长城、晋长城、隋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辽长城、明长城等10个时期的长城,几乎将辽宁“全域覆盖”,堪称“长城大省”。这些绵延千里的长城,也成为许多地名的来源。

明朝修筑长城时,用“边”或“边墙”来称呼,所以,在明代文献中是看不到“长城”二字的。明代在辽宁设“辽东镇”,因此在辽宁境内修筑的长城被称为“辽东边墙”或“辽东镇边墙”。因此辽宁很多带有“边”或“边墙”的地名都和长城有关。在辽宁地名中,带有“边墙”的有3个,带“墙”字的有15个,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老边墙村,凌海市温滴楼满族镇边墙子村,沈阳市辽中区朱家房镇高墙子村等。

还有些地名,虽然没有“边墙”二字,但也和长城有关。

绥中县河口村东山上有一个金牛洞,传说与秦始皇修长城的历史有关。河口村地段,有一条由西而来的石筑长城,正好修到金牛洞附近停止。传说当年秦始皇修长城时,已经修了好几年,但要修到什么地方,秦始皇心里也没数。有一天,他得到神人指点,修长城要照老牛走的路修,走到哪里就修到哪里。有一天,果然出现了一头老黄牛,当这头老黄牛来到河口村附近时,一下子钻进了半山腰的那个石洞中。于是,人们就把长城修到洞旁陡峭的石壁上,再到洞中看那头黄牛,已经不见了,于是这里就成了这段长城的终点,这个山洞也就被人叫作“金牛洞”了。

锦州市城西北十几公里处有一个大胜堡村,村子里残存着一段四五十米长、东西走向的古城墙。据说当时的“大胜堡”就是明朝一个护卫长城的堡城,后来演变为村子。这段残存的城墙即为当年堡城的城墙。

在沈阳城西沙岭堡偏西有两个地方,叫前马门子和后马门子。“马门”指的是当年边墙附近边堡里的明军出外巡边、追击敌人时出入的卡门和通道。

绥中县永安堡乡立根台村附近,是蓟镇长城和辽东长城的交会点。村中村民大多是明代戚家军后裔,400年前就跟随戚继光千里迢迢来到东北地区镇守边关,保卫长城。立根台的含义就是希望在遥远的边塞立下根基。

不论是真实的历史也好,有趣的传说也好,都在证明着一件事:长城在辽宁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近百古塔117个带塔地名

塔,作为佛教富有内涵的一种建筑艺术,曾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而在辽宁,有近百座古塔,其中又尤以辽塔居多。我国现存的90多座辽塔中,辽宁境内就有约40座,形形色色的塔也成为不少地名的来历。

在辽宁地名中,带“塔”字的共有117个,如兴城市白塔满族乡白塔村,葫芦岛市建昌县玲珑塔镇玲珑塔村等。其中带有“古塔”字样的地名有3个,分别是锦州市古塔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利州街道古塔社区,葫芦岛市绥中县前卫镇古塔村。

沈阳市浑南区的白塔街道就是因为当地一座白塔(无垢净光塔)而得名,白塔街道是由白塔堡镇改名而来,当地人还是习惯称这里为白塔堡。白塔附近的白塔河以前叫牤牛河,现在称之为白塔河又称白塔堡河,也是因白塔而得名。

无垢净光塔是在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造的,塔座由白石砌成,宝塔呈八角形,共七层。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这座塔的塔顶曾被狂风吹掉,塔身震出裂纹,因此还一度传出“白塔镇孽龙”的民间神话故事,传说白塔下有“海眼”,建此塔就是为了镇压东海犯境的孽龙。遗憾的是,这座玲珑宝塔在1905年毁于日俄战争的炮火,今天的白塔是后来重建的。

除了白塔堡,沈阳南塔街道、北塔街道、西塔街道、东塔街道也都与清初修建的“盛京四塔”有关。

朝阳市的双塔区,是因城内筑有保存完好的北魏时期修建的北塔和唐代南塔而得名。锦州市的古塔区,则因区内大广济寺古塔得名,这座辽塔还曾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还有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村,因石佛寺塔得名。沈阳市新民市公主屯镇辽滨塔村因其境内有一座辽滨塔得名。锦州市凌海班吉塔镇西隅盘古山脚下,小凌河畔,有座“斑鸠塔”,又名“半截塔”,班吉塔镇因此得名。

除了村名、区名、街道名等,很多山也因为有了座塔而直接被叫作“塔山”。在辽宁带有“塔山”字样的地名共有7个。盖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农民村,在海拔60米缓坡小丘之巅有座辽塔,此塔色青如铁,故称“铁塔”。沈阳市苏家屯区的塔山,是辽金时期的塔山山城遗址,地名由此而来。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东北大约2公里的山上,有一座十家子塔山塔,在它周围有一个村子叫“塔北村”,也是因此塔而得名。

几多老建筑穿古越今留名传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在辽宁还有很多地名是因当时曾有特殊意义的建筑而得名。这些建筑或是王府官署,或是商贾行市,随着地区建设及改造的持续,有一些街路及地区面貌改变很大,甚至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模样,当年的建筑物也早已消失,可这些命名却依然延续着。无论这些地名是另类还是古朴,都是一桩风物记录、一段历史缘起。

在沈阳市沈河区,曾有一条街道叫山东庙街道,2019年山东庙街道被撤销,将其管辖区域划入风雨坛街道。这个曾经的山东庙街道与清末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闯关东”有关。当年的山东庙是一座妈祖庙,也就是祭拜海神娘娘的庙,因为是一位山东来的客商捐建,所以称为山东庙。山东庙落成后,山东会馆也设在庙里,从山东来的移民常落脚于此,每逢庙会之日更是一派热闹景象。

在沈阳市东顺城街、南顺城路交会的东南角处,往东边的路上走,就会看到一条“魁星楼路”。这里就是清代盛京城里赫赫有名的魁星楼所在地。民间对魁星的信仰盛于宋代,在赶考之前,读书人都要到魁星楼去拜一拜这位心中的“偶像”。历史上的沈阳魁星楼,位于大东区菜市街魁星胡同14号。据史料记载,它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曾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光绪八年(1882年)三次重修。其殿堂宏伟壮观,占地1600多平方米。在清朝,每逢进士科考之前,沈阳魁星楼胡同,总会比平常热闹许多,因为,魁星楼是东北各地学子赶考前必须拜谒的场所,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50多年前,因年久失修,魁星楼被拆除,但地名却保留下来。

在沈阳市沈河区有一条九门路。皇太极定都沈阳之后,将沈阳古城重新修建,将原来的四门改为八门,在修建新八门的同时,拆掉了老四门中的三门,只留下北门“安定门”,这就是老沈阳人俗称的“九门”。1958年,在大北门与小北门之间发现了“九门”遗址,九门路也因此得名。

此外,沈阳中街附近的钟楼和鼓楼、东陵区的天坛街、大东区的天后宫路、天齐庙路等,都是因为当年在此地修建的建筑而得名。

朝阳市有个没有竹林的竹林社区。几百年前,这里是有竹林的,竹林里还有一座庙叫“竹林寺”。这片竹林、这座庙早已没有了,可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个地名来知道这里曾经有片竹林、有座庙。

在城市里寻找有故事的桥

一般城区里有河的老城市都有带“桥”字的地名。在沈阳,有两洞桥、三洞桥、马官桥、小津桥。在丹东,有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四道桥和五道桥。

在大连,最有名的是青泥洼桥。大连最早被称为“三山浦”,所指的就是今天的青泥洼桥一带。因为当时这里是一大片青色的淤泥海滩,所以改称青泥浦,后来又易名为青泥岛、青泥海口、青泥洼。100多年前,青泥洼桥附近有两个村庄,全靠一座木桥相连。城市逐渐发展,桥早已拆除了,可作为地名的青泥洼桥却一直留了下来。

朝阳市,有一个地名叫“胜利桥”,据说当年那里曾有一座名为胜利桥的古桥,是朝阳古城南门外进入朝阳的一个通道,也是朝阳古城的出口。现在桥早已不复存在了,可这里依然被叫胜利桥。

地名就是这样以千姿百态的形式保留下了我们的文化记忆。

(责编:邱宇哲、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