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鼓集团:沈阳国企改革的“模范生”

“‘十三五’期间,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年均双位数增长,实现扭亏,取得利润年均增长86.4%的成绩,这些都源于改革。”日前,记者走进沈鼓集团,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厚改革气息,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沈鼓集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改革答卷。“十四五”期间,企业将再接再厉,确保实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分阶段完成。
以市场化改革为突破
跑出改革“加速度”
市场化改革是沈鼓集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沈鼓集团强化党建引领,积极稳妥推进混改,建立市场化机制,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激发改革红利。
以“差异化”为关键词和着力点,沈鼓集团为各子公司“一企一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通过引入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实施员工持股、对董事会职权授权、制定妥善的员工安置方案、设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组等具体做法,根本解决了亏损子公司的严重“失血”问题,按照差异化混改后的新公司具备了独立生存和发展能力。
沈鼓集团为了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开展了“三项制度”改革。沈鼓集团以去除国有企业员工“行政化”职务薪酬,强化“市场特性”的岗位绩效薪酬为目标,以组织和岗位的市场化价值评估为依据,重新构建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实行中层干部任期承诺制,强化绩效考核,形成绩效与薪酬、职业发展通道的联动机制。建立“以岗定薪、因能差异、按绩取酬”的薪酬体系,使集团战略经营目标与每名干部员工密切相关,目标一致,实现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多能少的改革目标。
创新添动力
打出发展“组合拳”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几年,沈鼓集团发挥我国“大国重器”的砝码作用,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套120万吨/年乙烯“三机”、10万等级空分压缩机组、150吨活塞力往复式压缩机、2.4米风洞用压缩机、CAP1400核主泵、CFR600示范堆工程项目主循环钠泵等近百种重大技术装备,在中国风机装备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改革创新的扎实推进,使沈鼓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显著改善。立足能源与化工动力设备领域,沈鼓集团不断探索更好满足市场与客户需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制定了高端装备、服务型制造、工程成套、国际化和新市场五项核心业务,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和智能制造两项支撑能力建设的集团“5+2”转型战略。经过五年来持之以恒地大力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沈鼓的高端装备业务占比达到80%;服务型制造占比达到23%;国际业务占比超过10%。开始进入海工装备、节能环保、储能等全新市场,企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发展新动能持续汇聚。
规划谱新篇
按下改革“快捷键”
“十三五”期间,沈鼓集团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4%,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8.8%,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2.9%。
今年前十个月,沈鼓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86.9亿元,同比增长7.1%。工业增加值17.4亿元,同比增长3.9%。新产品产值47.3亿元,同比增长12.9%,出口交货值3.1亿元,同比增长1.3倍。
“十四五”期间,沈鼓集团将继续大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完成集团混改任务。到“十四五”末期,沈鼓集团将形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工业服务、核电军工多元并举、协同发展的“3+N” 产业布局。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地位,努力成长为市场全球覆盖、技术全球领先、品牌全球公认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全球能源化工动力装备领跑者”的愿景目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