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的故事

【穿越历史的感动】吃技术饭有奔头 退休依然不停歇

2021年06月26日09:52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故事主人公:王春香,曾任沈阳扇风机厂车工、车间副主任、扩建办公室副主任、技协主任。1955年到1961年期间,他先后实现了弹簧光刀、光轴滚刀、套磁刀改进等多项技术革新,总结出“快速光轴法”“一看、二查、三结合车削法”等先进经验,创造出加工各类风机主轴13000根无废品的优质高产纪录。

王春香

1959年,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技术大比武的热潮。各行各业的状元们被选送到北京,参加了一次“群英会”。“英雄不问出处”,一位羞涩、文静,并不像大工匠的小伙子站在了“擂台上”,他就是来自沈阳的王春香。

十六岁的时候,王春香成为了沈鼓的一名普通车工,车工的基本技能是要识得一把好刀,做好一把刀,用好一把刀。王春香肯钻研,能吃苦,更爱创新。学徒一般要三年才能出徒,王春香只用了一个季度就达标,出徒的第二年,就被评为厂里的劳模。1954年,三级工王春香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就都达到了八级工的水平。在1955年到1961年期间,平时喜欢创新的王春香在厂里肩负重任,他先后实现了弹簧光刀、光轴滚刀、套磁刀改进等多项技术革新,总结出“快速光轴法”“一看、二查、三结合车削法”等先进经验,创造了加工各类风机主轴13000根无废品的优质高产纪录。

上世纪60年代初,王春香任沈阳鼓风机厂的技协主任,经常参与沈阳职工技协开展的各种技术协作活动。这期间,他走访了许多工厂和车间,也认识了不少技术骨干。当时的沈鼓资金吃紧,没钱买设备,生产也上不去,跟不上订单需求。王春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1968年的一天,王春香偶然得知这样的一条消息:沈阳第一机床厂有不合格的报废机床。于是,王春香马上联系了沈阳第一机床厂的两位劳模,以废铁的价格,或买或换地得到了四五十台报废机床。随后,他又组织了5位沈鼓的技协成员,照着厂里的“好机床”,改进了“废机床”的部分设备和零件,还安装上了自己的齿轮。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几个人就造出了30台小型机床和10台大型机床,更难得的是,与厂里一直用的机床一模一样。要知道,这40台机床的总成本,要是按照当时的采购价格来看,仅能买下两台新机床。

80年代初期,王春香时任技协副主任,通过自我学习成为了车、铣、刨、焊样样精通的技术能手。1982年,王春香组织广大技协积极分子日夜奋战200余天,协助二车间完成试泵水沟踏板、修建焊条间等13项辅助工程;组织有关部门把四车间铆工段用水、电、风、瓦斯个个接通用于生产,建成了焊接高压容器——压缩机辅机生产线,为厂里试制新产品和与国外合作生产创造了条件。这一年,正是用王春香辅助改造的生产线,沈鼓成功为镇海52万吨/年尿素装置研制出CO2离心压缩机,实现了大型离心压缩机国产化。

1996年,就在王春香退休后的第二年,他收到了来自沈阳工业安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简称沈阳安装公司)的邀请,让他出任技术顾问一职。王春香一打听,原来是自己的徒弟小丁听说师父在家“闲不住”,就特意“举荐”了他。想到自己还能回到工厂,王春香心里高兴极了,毅然决定高龄“上岗”。

然而,沈阳安装公司与沈鼓的工作内容完全不同,刚到这儿的王春香连图纸都不会看。就这样,已经61岁高龄的王春香决定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熟悉工序和业务。虽然隔行如隔山,可他热爱技术革新的劲头儿,是一点儿都没打折。

2009年,王春香去协作企业“走业务”的时候,看到工人们在铣套筒这道工序上,格外吃力。“铣出一个套筒得用一两个月,太‘磨’人了!”王春香把工人的话记在了心上。回到单位后,他就拿出了图纸,反复琢磨。原来,套筒这个产品是一个圆柱形金属筒,要在套筒的体内做出三个凹形的键槽,当时的工人得跃过套筒“盖”上的“筋”,把脑袋伸到筒内,用手枪电钻“排”出一排眼儿,再用锉刀锉光滑,操作十分不便。

“干这个活,‘洋设备’解决不了,只有‘土设备’才好用。”王春香钻研了数日,设计了一套“专用小铣床”,这个“小铣床”可以将设备伸到套筒里,工人只要在键槽的位置上画好线,固定好设备,就能一边看着一边“铣”。“不用再把脑袋伸进套筒里啦!”工人们连连称好,而且一个星期就能铣完一个套筒,工作效率提高了五六倍。

在创新的道路上,王春香从来没有停歇过。在退休的20余年间,他不时到厂里转转、瞧瞧,经常回味与机器为伴,从图纸中找趣的“工人生活”。

对于王春香,大家都知道他还是闻名全国的沈鼓劳模集体“五朵金花”之一王英杰的父亲,王英杰从小就感受到并钦佩父亲热爱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在遇到学习上的阻力,或家庭与工作冲突等困难时总是自觉地照着父亲的样子,把企业和工作放在第一位。

王春香对此很满足,也很开心——“因为女儿也是我的产品哟。”或许,这种精神的传承是对“劳模”二字最生动的诠释。 

(责编:孝媛、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