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下的沈阳鸡架,是城市形象建设的小启示

2021年05月19日14:32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5月15日,沈阳市新增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确诊患者为沈阳一位61岁的大爷。16日,在官方公布的行程轨迹中,熏鸡架一天之内就出现了两次。随后,评论区画风逐渐演变成“舌尖上的沈阳”,“沈阳 鸡架”登上微博热搜。同日,著名作家@廖信忠也参与这场美食讨论并在微博提问:“鸡架到底有多好吃?每回沈阳确诊人员行动轨迹里必有鸡架?”截至18日18时,该条微博转发超两万次、评论超三万条以及收获六十万点赞。

“鸡架”话题是如何一步步传播出圈的?

“鸡架是什么?”在沈阳人民看来,作为餐桌、街头巷尾的常见食物,鸡架难能可贵地兼具美味与价廉两种品质。5月17日,美食类自媒体“福桃九分饱”在微信公号上发表了文章《为什么沈阳确诊患者的行为轨迹里必有鸡架?》,文章不仅介绍了鸡架的各类做法,也推荐了不少沈阳吃鸡架的好去处。文章在微信上传播甚广,阅读量当日已过10万加。

与此同时,过往涉及到鸡架的部分美食节目、纪录片也被相继挖掘出来,再度在网络中引起传播。纪录片《人生一串2》中滋滋冒油的烤鸡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而在美食纪录片《宵夜江湖》里,更是将沈阳解说为“鸡架消耗量最大的城市”。鸡架与沈阳,早已在老饕嘴里悄无声息地紧紧捆绑在一起。

鸡架为沈阳带来极具烟火气息的美味,沈阳也赋予了鸡架多层次的内涵。假如请一个沈阳当地人来介绍,可能他也说不清楚鸡架到底能有多少种口味。在下厨房官网搜索,以“鸡架”作为主要食材的食谱多达18页,包含炸鸡架、烤鸡架、卤鸡架、熏鸡架、拌鸡架、煮鸡架、炒鸡架等等。

城市与地方美食的传播,往往是相辅相成。此前,网言网语“没有一只鸭子能走出南京,没有一只兔子能蹦出成都,没有一只鸭子能游出武汉”,既是调侃,也象征着外界对于一个城市最具特色事物的印象。沈阳鸡架登上热搜后,网民立马在这句话后面又加上了一句“没有一只鸡能走出沈阳”。更有网民作进一步诠释:“没有一只鸡能端着架子离开沈阳”。如今,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沈阳”二字,紧随其后的联想词也包含了“鸡架”。

作为热搜新秀的鸡架,在网络中也“烹饪”了一场狂欢。在微博平台搜索“沈阳鸡架”,相关话题高达23个,其中有三个话题阅读量已经破亿。

疫情下的乐观心态,市井美食唤起乡情与期待

背靠悠久美食文化的网民们能从流调行动轨迹信息中关注到“鸡架”这一平民美食的身影、纷纷好奇沈阳的鸡架到底“有多好吃”,这正好印证了“民以食为天”。社交媒体平台中,不少沈阳人现身说法,列数自己喜爱的鸡架做法、品牌,并将其称为“精神沈阳人”必不可少的城市民间小吃。不少其他地区的网民成功被“安利”,并表现出对沈阳美食的期待,提出疫情过后要去沈阳旅游,去亲自品尝鸡架的滋味。沈阳籍演员林更新、大V@江宁婆婆也加入“鸡架”讨论大军,表示了自己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出生于沈阳市的明星林更新点出鸡架美味之灵魂——嗦勒

也有部分网民追溯鸡架在沈阳流行的原因,认为可能与上世纪90年代规模化养鸡、加工出口,以及当时民众的经济条件有关。如今,由“民间美食家”刘大爷引出的这款根植民众生活与城市历史、味美价廉的小吃,可以说已经成为沈阳人民热爱生活的一种写照。

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发起的#沈阳文旅喊你吃鸡架#话题传播影响力也是不俗,也看到地方媒体正式接力话题、着手地方形象的传播与市场营销工作。

虽然关于“沈阳鸡架”的信息来自于疫情防控流调行动轨迹这一严肃场景,但舆论场中对此的讨论呈现出较为乐观积极的心态,正面和中性的信息占据主流。对于美食的讨论不仅激发了当地人民表达对故乡热爱的心情,也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城市旅游和美食的期待。

正如新华社发文指出,这种“跑偏”反映出我国民众对疫情防控的坚定信心,但要想让吃鸡架的放松心情延续下去,落实防控措施、普及疫苗接种才是根本保障。

以小见大——生活符号为城市形象建设带来新启示

随着网民对美食的热烈讨论,“鸡架”迅速与沈阳这一城市相关联,成为反映城市历史传统、行为方式、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城市生活符号。“沈阳鸡架”的出圈,或可为城市形象建设带来一定启示,也是其他宣传活动的有力补充。

无心插柳,客观信息背后的真情实感。“鸡架”的信息来自于流调行动轨迹这一客观公告中,其目的绝非塑造城市形象,但是通过对普通市民生活情况的记录,以一种客观、真实的方式测绘出不同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在以往的流调公告中也可见一斑。对于城市形象建设来说,或许可以拓展“策划—宣传”模式以外的思路,在普通市民的真实生活中发现城市特色。

贴近生活、自发宣传,今天我们都是“精神沈阳人”。得益于“沈阳鸡架”的生活气息,网民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被激发。不仅沈阳当地网民开始自发宣传,其他各地网民也积极参与讨论,最终增进了不同城市民众之间的了解,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和有活力的方式阐释了城市形象。由此,城市形象建设或许可以更加根植于对地方生活符号的挖掘,通过调动网民和地方媒体、自媒体参与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地塑造和宣传城市形象。

此次“鸡架”的出圈,无疑能在各地网民“想去沈阳尝尝鸡架”的声音中窥见当地文旅产业未来的发展活力,也为建设更加立体、鲜活的城市形象提供了契机。(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南宇晗 杨嘉欣)

(责编:孝媛、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