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大连瓦房店市驼山乡排石村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有拿着相机拍照的,有一家老小遛弯看景的,沿途是排石村村民开的农家乐,老板们站在门口,喜上眉梢。“距驼山乡农网改造完成近一个月了,在旅游季来临之前,电网运行稳定,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大家都乐开了花。”驼山乡副乡长毕忠革介绍。
农网改造 为乡村振兴蓄能
排石村是瓦房店一个中等规模的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要知道,在一年前,这一个总人口1100多人,山上土地贫瘠,河流水源也并不丰沛的村子,全村的经济收入只能依靠山间不多的土地,有近一半人口是低收入人群。
2021年初,大连供电公司要为驼山乡的农网进行改造升级。与排石村委书记荆传一的规划不谋而合,这可把他乐坏了。
“我在排石村生活了近40年。和过去相比,感觉乡里最近几年热闹了许多。乡里的基础设施更完备了,外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起来了,这一切离不开我们村的农网改造升级。”荆传一感慨道。
为了能让排石村无后顾之忧的发展旅游业,大连供电公司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共投资600余万元,将原有两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增容至200千伏安,新增2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并改造了10千伏线路18.37公里。
有了电力的保障,当地政府加大发展力度,在排石村景区沿途建起了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饭店旅馆,现在,排石村里灯火通明,住店吃饭的游客摩肩接踵,甚至辐射周边行政村,带动全村人就业。
为了能给当地乡村振兴提供电力支撑,瓦房店市供电公司根据供区内各地长期负荷需求和电网设备状况开展“一所一册”配电网规划。2020年,10kV配电线路故障同比下降17.4%,重过载台区下降54.17%,低电压台区下降49.04%,三相不平衡台区下降37.79%。
电力充足 水果做成大产业
无独有偶,位于辽东半岛东侧南部的庄河市光明山镇,也因为农网的成功改造,将草莓种植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被授予“中国优质草莓基地乡镇”称号。
今年2月14日,庄河市下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在光明山镇金线沟的草莓温室大棚上面都是厚厚的积雪,大棚内,种植户盖相华正在调整电动增温设备档位。在他的身旁,是两名庄河市供电公司员工,他们正在测算大棚的用电负荷。
温室大棚种植靠的就是温度控制技术,以前,大棚由传统的燃煤锅炉供暖。在一个取暖季,花费巨大,温度还很难控制,造成反季节培养难度大。
现在,供电公司提供上门服务,向乡镇街道送达《电网改造动员书》,同时完成走访宣贯工作,争取到了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地方群众理解支持,改造后,配农网运行状况和运营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有了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还能延长种植期。”盖相华看着长势喜人的草莓苗说,“现在温、湿度控制得好,草莓产量能达到原来的3倍以上,口感也非常好。”
目前,无论是春花艳、冬雪飘,光明山镇都是草莓花开,忘了季节。
“草莓种植这一块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村民致富的精神头更足了,用电负荷也快速增长。”庄河市供电公司光明山供电所所长姜传广说,“考虑到村里未来的发展,我们还预留了供电容量,让村民脱贫致富用电无忧。”
扩大服务产业 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自农网改造升级以来,大连供电公司主动担当,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由供电所指定“电管家”每周与重点包联客户联系,及时解决客户用电问题,为客户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
位于大连庄河市鞍子山乡的大连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农网改造后成立的企业,为鞍子山乡提供了400余个就业岗位。 “从食品研发、包装塑料制造、预制肉制品(鸡肉)加工,每道工序都是自动化操作,所以对电压质量要求很高。”大连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玉龙说。
今年4月6日,10千伏高房甲线发生接地故障,大连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断电,鞍子山供电所的“电管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仅用三十分钟就恢复送电了。
目前,各供电所的“电管家”服务正蓬勃开展,以提供快速响应的故障抢修服务为目标,以最快的响应速度解决客户问题。充分发挥电网支撑、拉动、服务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