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银行存钱的人都知道,银行推出的不少“创新”存款产品,可以“靠档计息”,比如办理3年期的定期存款,如果在存满1年后提前支取,可以按照1年期利息计算。
从明年1月1日起,这种计息规则将被叫停。
记者12月17日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获悉,上述6家银行已于本月14日发出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对“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储蓄存款产品,调整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在调整日(含)后提前支取,将按照支取日银行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不仅是6家国有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已于本月16日发出了该通知。
那么,计息规则调整后,对持有这类存款的市民有怎样的影响呢?
市民李女士持有某银行30万元大额存单,期限为5年,利率是4.712%。该笔存款已存满3年,如果李女士着急用钱,将30万元取出,正常情况下,提前支取按该行活期0.38%利率计算利息。在“靠档计息”方式下,则可按3年期利率3.63%计算。“靠档计息”被叫停后,李女士如在明年1月1日后办理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0.38%的利率计息。
业内人士表示,叫停“靠档计息”存款产品有助于降低银行揽储成本,从而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