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新邱区深入践行“两山论”打造场景优势

侯悦林

2020年11月20日07:19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阜新市新邱区深入践行“两山论”打造场景优势纪实

当赛车手在独一无二的矿坑赛道体验速度与激情时,具有百年煤炭采掘史的阜新市新邱区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创新实践,“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协同用力,让矿山重披锦绣,产业绽放华彩,人才纷至沓来,汇聚起魅力独具的场景优势。

告别煤炭依赖,探索全新路径,新邱区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践行“两山论”,不断开启废弃矿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通道。

确立“生态立区”发展战略

新邱是阜新百里矿区挖出第一锹煤的地方,也是最早出现资源枯竭的地方。2018年,随着10家民营煤矿全部关闭退出,工人们关停电镐和机车,走出矿山。

新邱这个因煤而建的独立工矿区,自1897年以来第一次无煤可挖。采煤结束了,留下了硕大的矿坑和高耸的矸石山。

在传统思维定式中,是政府先治理,然后再招商引资,发展相关产业。但新邱区财力有限,老办法显然行不通。

钱从何处来?生态与产业的平衡点又在哪里?一个个问号亟待拉直。

在新邱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生态立区”等战略正式确立。“新邱区深入践行‘两山论’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打出政策组合拳,做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融合这篇大文章,不断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新通道,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新邱区区长刘昕说。

“要是能把矸石山移走多好!”为实现儿时的梦想,阜新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负责人孙秀芹历经十余年探索,研发出“制坯不用土、烧砖不用煤、造纸不排水、发电靠余热”的专利技术,实现了煤矸石的循环高效利用。

新邱区不断放大“天合效应”,技改风起云涌,老式轮窑全部熄火,18家新型隧道窑企业异军突起,年消耗煤矸石500万吨,年产标砖18亿块,新型绿色建材产业成为重要的接续替代产业。

立下愚公志,摆下新战场。新邱人不断探索变废为宝的转化之路,本土艺术家制作的梅瓶,阜新百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烧制的花盆,都在不断拓宽煤矸石开发利用新边界。

建立开发利用长效机制

面对5亿立方米的煤矸石存量,单凭蚂蚁搬家式的转化远远不够。新邱区委书记赵巍认为,转型主体是矿山,转型路径也在矿山,必须依据资源禀赋、产业要素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区域价值,充分发挥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场景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循环发展增长极。

新邱区把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紧密结合,依托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为煤矸石加工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组建阜新市隧道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强联合推进产业规模化、高值化、多元化。建设煤矸石综合处理基地,建立规范有序的开发利用长效机制。开展煤矸石开采企业清理整治,取缔无照经营和非法开采行为,指导、监督合法经营企业实现环保生产。

如何将修复治理融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是一道场景广阔的时代课题。

中科盛联(阜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跃群在矸石山和矿坑之间跋涉,脸晒得黝黑。他提出的包括54个子项目在内的治理方案,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领衔的专家评审组高度评价。从此,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并举的“双修”理念,成为广泛共识和轰轰烈烈的实践。

在赛道城规划展示大厅,有两张大幅遥感卫星图片,从2018年到2020年,大块的绿色已经覆盖原本灰色的地方。面向未来,新邱区将引入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把环境资源变成发展资源,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废弃矿坑变身“聚宝盆”

在赛车的轰鸣声中,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新邱彻底作别煤炭采掘业。

一个传统产业结束了,一个朝阳产业喷薄而出,百年新邱迎来崭新一页。

从赛道城挖下第一锹土,郑百里便开始用相机全程记录。翻看这些照片有时空交错之感:运煤小道成了越野赛道,长满蒿草的地方变成了观众看台,郑百里儿时的家现在是赛道城主入口。

短短两年,沧海桑田一一定格。

两年间,新邱区成功主办第二届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高层论坛,举办9场大型赛事,“赛事经济链”逐渐取代“煤炭产业链”,矸石山正在向“金山银山”转变。为了推动工业固废变资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新邱区采取PPP模式分期推进赛道城建设,项目主体SPV公司全力投融资,解决了矿山治理“开头难”问题。

废弃矿坑正在变身“聚宝盆”。签约项目多达150个,涉及22个门类,集聚5G、人工智能、大数据、第四代扫地机器人等新业态、新模式。

独立工矿区环境大变样。新邱区以举办赛事为契机,全面改造城区环境,新增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10个文化主题公园。实施环卫一体化改革,城乡环境旧貌换新颜。

入夜,当绚丽的烟花在赛道城上空尽情绽放,75岁的老矿工王洪军百感交集:“矿区沉寂了几十年,现在重新热闹起来,这地方又见亮了。”

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的宏大场景中,民生是最为重要的底色。

新邱区坚持强弱项、补短板,不等不靠,直面民生领域痛点难点,积极包装申报项目,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从一条赛道到一座城,随着建设区域不断扩大,不仅有效消除了治理区内地裂缝、地面塌陷等,还使原有的2个街道、5个村远离地灾威胁。长营子镇胜利村位于西排土场南部,数十年间饱受粉尘、烟尘之苦。今年,西排土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获得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支持,施工单位加班加点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启动胜利村整村搬迁,村民在主城区的宏运湾小区重新安了家。为了提升搬迁村民生活质量,新邱区整治了小区附近的细河堤岸,把益民公园改造成健康主题公园,为村民提供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从平房到楼房,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百姓的生活之变,折射出新邱区的生态巨变。

201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孟佳池成为中科盛联首批员工。她说:“我姥爷是学采矿的,和煤打了一辈子交道。我是学环境工程的,主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祖孙两代,正是新邱产业转型百年沧桑的缩影。

产城融合、产才融合让新邱成为各路英才心驰神往的沃土。近年来引进高端人才137人,其中人才回流124人。在赛道城,15个人才团队一手修复矿山,一手开拓汽车后市场,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少了哀怨多了苦干,父辈的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医治创伤的重任落在我们的双肩。在你转身的那一瞬间,赛道城拔地而起,撑起了父辈的尊严。”新邱诗人满志强的诗句,向过去深情告别,向未来放声欢歌。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