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冬都是儿科门诊的传统就诊高峰,尤其是供暖后小患者会突然增多,‘暖气病’成为儿科门诊接诊最多的疾病。”11月2日,沈阳市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李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供暖后室内外温度和干湿度的变化,极易引起儿童呼吸道疾病。“家长一定要关注调节家里室内环境,并注意让孩子多吃水果,多喝水。”
供暖后儿科疾病将出现小高峰
李哲介绍,在冬季,儿童感冒、咳嗽、发烧等呼吸道疾病是占比最多的疾病。其中,大多数孩子都与家中供暖有关。“今天是供暖第二天,还看不出来什么,等一周以后,患上‘暖气病’的患儿就多了。”李哲说。
事实上,“暖气病”只是民间通俗的说法。冬季除了气候干燥、寒冷外,家中的暖气、空调会导致空气更加干燥。同时,一些家中为了保暖不开窗通风的做法给病菌提供了“温床”,更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发生。表现的症状除了发烧、咳嗽外,还有因为燥热而烦躁不安,皮肤干燥、起皮,鼻子干甚至出血等。同时,鼻咽部干燥使得呼吸道保护屏障受损,儿童更易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此外,供暖季来临,医院还经常会收治一氧化碳中毒的孩子,多因家中烧煤取暖未开窗通风造成。
避免“暖气病”先调整室内环境
如何避免孩子患上“暖气病”呢?李哲表示,家长应当着重对居家室内环境进行调节。
供暖后,室内外温差比较大,家长应该适时增加衣物,防止孩子突然受凉感冒。家中的暖气温度也不是越高越好,理想的温度在22-24℃之间。供暖后,家中会比较干燥,此时应该注意保持家中湿度,控制在50-60%,保证孩子的呼吸道粘膜比较湿润,这个状态下,孩子的呼吸道粘膜对病毒和细菌的防御会在一个最佳的状态。此外,每天温度高、空气好的时候应开窗通风。
李哲建议,在饮食方面,孩子应该勤喝水,建议至少一个小时就补充一次水分。同时,通过多吃蔬菜水果的方式补充各类维生素。“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家长可以领孩子出去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更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相关链接
五种办法预防儿童感冒
虽然儿童免疫力低,但对于感冒还是可以有效预防:
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子,增强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可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穴1至3分钟,或用两食指擦鼻梁两侧,使之发热,促进鼻腔血液循环和黏液分泌,增强其抗病能力。
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少去人多的超市、饭店等。
注意通风,可选择在中午气温高的时候进行通风。
孩子在家室温不要超过25℃,太干燥的话打开加湿器,或在家中多种植绿植。
孩子感冒在家如何用药
孩子感冒了很多家长不知在家如何用药。李哲表示,孩子有病既不能扛着,也不能乱服药。
如果孩子只有发热,不伴有咳嗽等其他症状,可以先用退热药(体温≥38.5℃)观察,也可以用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果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超过24小时,需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状态和化验、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治疗;如果发热同时伴有咳嗽,家长要重视,需尽早到医院诊治;如果伴有喘息,可能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应及早就诊;如果咳嗽不重伴流涕,没有发热,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先服用小儿常用的感冒、咳嗽药观察。注意小儿氨酚黄那敏这类感冒药含有退热药,如果不发热尽量不要选用,可以选用一些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服药3天没有好转,应及时就诊。(记者 尚志文 摄影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