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优化营商环境 把方便留给市场主体和群众

李  波

2020年10月09日06:36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以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一

“审批通过,没地方下载电子证件”“纸质的提交了,还要网上再提交”“申请驳回后,找不到原来申办的记录和材料”……因为网上办事不方便,市场主体和群众在某市的政务服务网上留下了35个“差评”。

一个地区办事方不方便,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感受最直接,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最为直观的标准。而这35个“差评”,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地区和部门的“所为”与办事者的“所盼”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围绕复工复产、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调研督导,在政务服务大厅和一些具体办事部门发现了系列问题,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两个现象”,即“等靠要”“推拖绕”等现象禁而不止、基层落实工作中“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仍然存在。

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祝国勋在接受采访时,将“两个现象”归结为思想认识问题,“我们通过这种大密度、高强度的调研发现,这一问题在各地各级中并没有彻底消除,在基层干部中尤其严重。我们的一些干部,面对群众、企业、基层要办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不行’,习惯找文件、找条文佐证他的‘不行’,而不是想办法帮助把事情办成”。

辽宁省湖北商会会长丁碧存是我省聘请的营商环境监督员,他在收集有关办事方便的诉求时遇到了很多“边缘性问题”和“新事物问题”。比如,机构改革后,一些局拆分了,但是职能却没有分清楚,在办理一些事情时,经常会出现踢皮球的情况。有些部门对一些新东西不及时进行培训,在具体办理过程中无法推进,最终使很多事情搁浅。

民建省委委员、沈阳全密封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淮林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一个部门协调不了找其他部门,然后再找分管领导。我们现在搞‘放管服’改革,搞几证合一、几十证合一,但历史遗留问题没解决,依然办不了。”

怎样才能让办事方便?省营商环境建设局智库专家梁启东说:“要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以便民提效为目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解决群众最为诟病的‘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问题,节省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赵淮林则建议借鉴天津经验,结合辽宁实际情况进行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改革。

祝国勋说,目前来看,我省要实现办事方便,需树立新理念、拿出新举措。对于选择性放权、放权不彻底这样的问题,要通过对简政放权工作的全面审视加以解决,该取消的彻底取消,该下放的全链条下放。对于保留下来的权力,也要进行制度上、流程上的“再造”,把考核的指挥棒,调整到网办率和方便程度上,力争全部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对于审批中办一项要准备几十份材料这种问题,要学会事中事后监管,只要核心要件在,只要企业信用状况良好,并向行政机关作出承诺,就可以容缺后补、以函代证,就可以办理有关事项。

对辽宁来说,优化营商环境已经不是战术层面问题,而是事关全局的发展战略问题。9月以来,我省各地区、各部门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行动起来,以挂图作战的方式,逐项推进。“十一”前,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启动了包括8项主要措施的“一网通办百日攻坚”行动,提出在今年年底前,全省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大幅提升实际网办率。10月6日,全省“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推进会在大连举行,会上,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详细介绍了政务服务基础数据“三统一”工作情况,以及各阶段具体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10月20日前,大连市“一件事一次办”的经验做法将在全省完成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以办事方便为目标的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工作也在全省全面铺开,今年年底前,要按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次数、减人力”要求,逐项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做到省市县办事指南基本要素一致,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审批中的“不计时环节”全部制定“承诺办理时限”,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采访中,大家一致认为,办事方便,就是让群众、企业办事感到便捷、高效、痛快,不用求人就能办成事。只要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人民服务的认识问题,带着感情、带着“温度”,与企业、群众一起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就一定能以高水平制度创新推动辽宁高质量发展。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