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 不主故常——记版画家李融龙先生

2020年08月31日17:48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编者按

为进一步传承鲁艺精神,发扬鲁艺艺术为人民思想,我们推出鲁美艺术家专题,继去年10名艺术家专题推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我们按计划推出10位艺术家,第一批5位,他们是中国画家孙恩同、版画家李融龙、油画家赵大钧、雕塑家杨为铭、工艺美术家宋德昌。

李融龙先生,中国著名的版画家,他是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辽宁省版画学会常务理事,为辽宁省版画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融龙先生在铜版画、丝网版画、木刻水印技法等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就:创建鲁迅美术学院的铜版工作室并进一步拓展铜版制作技法;随后研究适合学院学生使用的丝网材料,积极组建丝网工作室;在技法上,探索中国传统木刻水印技法,研究出适合北方干燥环境的木刻水印技法,撰写出《木版水印》一书。李融龙先生还是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他承继鲁艺传统,但不断打破常规、拓展思路,紧跟时代,较早提出将电脑介入版画的教学思路,推动版画的教学改革,并将创新表现技法融入教学理念之中。

李融龙生于1937年,1954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属美术中学,195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师承版画家朱鸣冈先生、路坦先生。1962年毕业后,从军8年,在工厂奋战8年,1977年任教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主要作品有木刻版画《大摆战场》《运木》《刀具盛会》《狂人日记》插图;铜版画《高炉》《草编市场》《关东情》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著有《铜版画技法琐谈》《木版水印》《朱鸣冈台湾生活组画》《冈本省悟的铜版画》。

一、主张“心像”的再创造

李融龙先生认为,描述现实绝不是对现实影像的描摹和照抄,也不是现实影像的记录,而是把现实融于心中,形成“心像”,进而再创造。他的创作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主义创作观念,追求主观情感的释放与表达。

李融龙先生的早期版画创作以木刻版画为主,遵循鲁艺传统,面向生活进行艺术实践,创作了一大批场面宏伟、结构严谨、雄浑质朴、富有时代气息的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工农一家亲》《运木》《大摆战场》《刀具盛会》《车间》《花开四季》《铁手》等都曾参加过国内、省内的大型展览,受到好评。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李融龙先生发现再现现实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艺术创作需要主观情感的传达,只有把现实融于心中形成“心像”,在“心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意识和时代新意才是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于是“心像”的再创造成为他的创作理念,他本人也开启了该理念的践行之路。

20世纪80年代回校任教之后,李融龙先生开始研究现代艺术理论,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开始采用多视角,重意念描绘物象的方法,主张吸收现代意识来丰富、创新写实绘画表现力。他指出写实绝不是视觉形象的模拟和照抄,而是一种主观的再创造。“娴熟的技术、创新的表现形式是为了表达思想,思想是内核、形式媒介是表达手段,艺术风格的变化从来都是源于思想观念的变化”。李融龙先生因此明确强调:“在创作中,如果自然科学的透视、解剖妨碍你的情感表达,完全可以抛开!”他在1981年刻作的木刻版画《狂人日记》插图,就是在这种创作理念下诞生的。《狂人日记》插图共四幅:第一幅狂人灯下看书,画面上的狂人灯下读书就是李融龙先生信手勾画的“心像”。室内的油灯有意加高,烟气加浓封盖屋顶,将无形的烟气变成有形的象征物;第二幅吃鱼,采用多视角描绘,狂人和鱼分别占据画面的上下两个视角,狂人惊恐而鱼却欢跃,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两者再用一种虚拟的梦幻中的多条曲线勾搭连接,使观者对狂人吃鱼有种五味杂陈的滋味;第三幅狂人看到赵家的狗,李融龙先生借助民间造型完成了象征封建势力的牛鬼蛇神形象;第四幅是多视点组成的画面,人与背景是两个视点,狂人挺起腰杆,振臂怒吼,向封建旧势力开战,狂人的身姿顶天立地,激愤在胸,用的是仰视,而搅动起来的封建旧势力犹如旋转动荡的一潭死水,牛鬼蛇神竞相显露,则用了俯视。狂人的服饰和形象取用清末人物形象,身穿襟袍、肥裤,束紧裤脚,上额空荡、发辫沉长。这套插图于1981年问世后,参加在日本举行的“鲁迅百年诞辰画展”并受到好评,日本组办方在来信中特意点评赞誉了这组木刻。

李融龙先生说过:“只有无羁绊的自由倾诉才能使艺术创作的语言进入纯真。”在指导学生的创作中,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心像”再创造的艺术主张,敦促学生放开手脚,拓宽思路。

二、研究、探索铜版技法与丝网材料

李融龙先生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后,很快意识到版画系缺乏铜版技艺的现实情况,于是他四出奔走购买设备和材料,创建了鲁迅美术学院的铜版工作室,并进一步拓展铜版技法;他关注版画的时代发展,不断找寻与探索丝网材料,积极组建版画系的丝网工作室。

经过与各院校同行沟通和多次下厂实习请教,李融龙先生对铜版也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1983年版画系正式开设铜版画课。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他把铜版画技法拓展出好多新花样,例如沥青滴乳法、沥青反噬法、沥青水浮法等等,他用铜版创作的《光荣花》《三个学徒工》参加了辽宁省美展,铜版画《高炉》《沙海传说》《秧歌情》参加了国内和国外的展览。小幅单色版旋转套印的铜版画《草编市场》,美柔汀铜版画《静物》是探索现代技法的作品。

《草编市场》(套印)

《静物》(美柔汀)

鉴于研究成果颇丰,全国第一届铜版画展览、全国第四届三版展览都向李融龙先生发来参展的邀请函,台湾的台中美协,台湾美术家协会也向他发出了参展的邀请。李融龙先生把研究铜版画的成果撰写成通俗的介绍文字,在期刊《美术大观》上连续发表,极力促成这个欧洲的高雅贵族艺术在中国能够普及和兴旺。

随后,李融龙先生开始着手组建版画系丝网工作室。1984年,李融龙先生受学校委派去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参加“全国第二届‘三版’展览”座谈会。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青年教师张骏先生去法国考察,专项研究丝网版画,带回来一批工艺简练,内涵丰富,色彩明快,充满现代意味的丝网版画作品。丝网版画是新兴版画,也是鲁迅美术学院缺少的专业项目,李融龙先生认为:“别人有的,我们也应该有,我们学校不该有版画的盲区,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他极力促成丝网工作室的建立。丝网版画的用料比较特殊,由于资金缺乏,他开始只是在沈阳购买一些印制丝网版画的简易工具和材料,在家里让孩子们做帮手,试验丝网的性能。后来,他依据中央美院同行和北京商家提供的信息,在沈阳砂山找到了一家丝网材料专卖店,这里有各种规格的丝网、用于丝网感光的“重氮感光液”和清除残留丝网上的感光膜的“去膜剂”,材料的问题由此解决了。在青年教员王兰女士、刘义先生的共同努力下,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终于有了比较完善的丝网工作室。

李融龙先生对于铜版技法、丝网材料的研究和探索,既拓展了版画的艺术语言,又拓宽了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学生的专业学习领域,“学院版画教育只有在教学体系更包容与广阔的前提下,才能生发出更多的优长及可能性。”

三、发展北方木版水印技法

李融龙先生对中国民间版画技法充满热情,他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木刻水印技术,最终研究出适合北方干燥环境的木刻水印技法,并完成《木版水印》一书作为技法教材。

木刻水印基本上是中国南方气候潮湿地区的专利项目,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不利于木刻水印的运作。李融龙先生为了深入学习木刻水印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在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特意拜访了几位在水印木刻研究方面颇有成就的版画家,并参观了水印木刻的专门作坊,如去天津的大沽口拜访画家赵海鹏先生,并且到天津西杨柳青的几家知名作坊考察。李融龙先生在带领研究生去山东考察期间,专门到潍坊木版年画研究所考察。另外,在广州参加版画年会期间,李融龙先生专访了广州美院的版画家郑爽先生和中国美术学院的李以泰先生,归途经过杭州还拜访了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家洪世清先生并参观了那里的传统木版画工作室。各位同行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给予了李融龙先生很大的帮助,在他们的倾力协助以及不断自我钻研和尝试下,李融龙先生在木刻水印领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就,克服了地域的不利条件,发展了北方的木刻水印技术,其成果总结在《木版水印》一书中。编写《木版水印》一书的目的在于让中国传统版画项目摆脱地域限制,发挥更大的艺术价值,正如他本人所说:“出了一套适合我们北方干旱地区,无需任何附加设备,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可以正常创作木版水印版画的教材。”

木刻水印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版画项目。李融龙先生认为 “版画人”必须了解认识自己祖先的传统技术,并且要知晓学习传统版画对当代创作的意义。对中国传统版画项目应该秉持尊重和发扬的态度,这样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才能够生生不息地得得以传承,而当代版画创作也能够吸收和借鉴传统艺术中精华,拥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四、较早推行“电脑版画”

李融龙先生在教学理念上与时俱进,上个世纪90年代即提出将电脑介入版画创作领域的观点。他同时推动版画教学改革,指出版画教学需要紧跟时代,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放下“版”字包袱,积极引入新生事物。

李融龙先生提出将电脑介入版画教学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的带动。1993年,李融龙先生的学生毕业后被“东大阿尔派”软件公司录用,开始了版画知识在计算机上的应用与研究,很有成果,也带动了李融龙先生对电脑的兴趣。他通过实践深深体会到计算机的超强能力,开始尝试在版画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用版画特有的制版方式,应用“图层”、“路径”、“滤镜”、“蒙版”等进行制版,再转化成PC版或丝网版,使版画的表现领域更加丰富和开阔,他创作的电脑版画《水仙》《彩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二是时代发展使然。上世纪90年代是信息的时代,电脑、数码已经改变了往日陈旧的印刷工艺流程,但是很多学生在电脑、数码面前却是个“文盲”,学校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基于此,李融龙先生一直呼吁让电脑介入版画教学。这一主张也得到了版画界后继者的认同和发扬,他们相继提出:“一定应该借助现代媒体和先进的数字化手段拓展版画的风格样式”,“这样才能使版画适应今天艺术发展的需要。”“运用数码技术的介入来拓展版画语言和视觉效果,从而达到某种版画语言与绘画语言相融合的视觉盛宴。”

《水仙》(电脑版画)

《彩舟》(电脑版画)

李融龙先生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他撰写的《经济改革大潮中的版画教学》一文中,他在文中指出:“观念的改变是版画教学改革的关键。”他在1994 年全国版画教学年会上再次呼吁版画教学不要总是拘泥于传统技法,更要重视新生事物。这也是版画教学改革的关键,只有这样,在社会大转折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发生更新的时候,才能够培养出适合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重振版画雄威。

结 语

李融龙先生的艺术创作理念和研究成果为版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启示。他提出的“心像”再创造,是在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主义创作理念,使版画作品更富于艺术感染力;他发展的木刻水印技法,为北方木刻水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李融龙先生创建了鲁迅美术学院的铜版工作室,他潜心钻研铜版技术和丝网材料为工作室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他较早提倡电脑介入版画创作的教学理念启迪了后继者们版画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采用科技化手段。李融龙先生的艺术创作和教学经历亦告诉人们既要承继传统,又不能墨守成规,要在传统中融入新意、不主故常、与时俱进,这也是版画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

(责编:汤龙、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