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文为便利店打call:步行15分钟就得有一家

2020年08月24日0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国家发文为便利店打call:步行15分钟就得有一家

  早起上班时随手买一份包子豆浆开启一天新生活,午餐时来一份盒饭快速填饱肚子,晚归时点一份关东煮慰藉疲惫的身体,很多人的生活早已习惯了便利店的存在。

  但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中,还存在着不少便利店“荒漠”,如何“荒漠变绿洲”?

  图为北京一家便利店熟食区。 谢艺观 摄

  连锁便利店亮起政策“聚光灯”

  “我国有很多便利店,但总体来说水平不高。全国现在只有13万家连锁便利店,数量还是大大不够,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5月18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重点优化布局,推动便利店连锁化发展。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便利店相关企业超过77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为97.36%。

  7月31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的通知》,为进一步提升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水平,织密便利店网络,提高便民服务质量,激发消费潜力,拟在全国范围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

  三年行动的开展也意味着推动便利店发展工作在执行层面有了更具体行动方案和目标。在地方层面,近几个月来,吉林、宁夏、河北、河南等省份已接连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提高连锁便利店覆盖面。

  如,6月初,河南省商务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优化便利店网点布局,按照每年增长率不低于5%的要求,使品牌连锁便利店的总体数量和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扩大。

  “中国便利店发展中存在庞大的‘夫妻店’,急需进行改造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上海尚益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春才告诉中新网记者,从大的方面看,便利店行业相当于零售行业的毛细血管,国家推行这一政策,也是为促进整个社会零售业态进一步规范升级。

  图为北京西城区一家好邻居便利店。 谢艺观 摄

  “南热北冷”的便利店行业

  1994年上映的《重庆森林》里将镜头对准便利店,金城武饰演的警察说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这句经典台词时,国内便利店还处在摸索阶段,第一家7-Eleven刚进入深圳两年。

  作为消费的重要载体,经过20多年的“跑马圈地”,相较美日韩等便利店渗透率较高的国家,中国的连锁便利店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对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四个国家便利店数量及人口数量进行统计发现,2019年,美国平均2149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平均2268人拥有一家便利店,韩国(2018年)平均1429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中国(2018年)平均11438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

  在国内,东莞成为人均便利店最多的城市,每1242个东莞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这一数字分别是8889人、3769人、2803人和1731人。相比之下,东莞人均便利店数量几乎是北京的7倍。

  为何便利店发展“南热北冷”?一些行业人士观点是“三个半生意”理论,即生意只能做“半年”(冬天太冷),马路只能做“半边”(马路宽阔且中间有隔离带),一天只能做“半天”(夜间消费习惯缺乏)。这种说法虽有些绝对,但也戳中了北京等北方城市便利店发展的痛点。

  同一个城市,不同的连锁便利店服务水平也有差别。“在北京,一些日系或新型便利店环境更好,提供的食物也较为丰富。但也有一些便利店不仅食物缺乏多样性,甚至不提供座位就餐,难言便利。”有居民指出。

  为提高服务水平,商务部的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明确提出,鼓励便利店内设置就餐、休闲区域,丰富购物体验、场景体验。鼓励有条件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提高居民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资料图:“拿了就走”的无人便利店。刘贤 摄

  扩张、倒闭的局面共存

  “互联网+”、新零售、无人零售等新概念标签加持下,便利店过去几年一度是资本、企业巨头们追捧的风口行业。京东、阿里、苏宁跑步入场,猩便利、好邻居、Today等多家便利店品牌获巨额融资,不少连锁便利店进入快速扩张期。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便利店数量突破10万家,便利店销售规模和门店增速是连锁百强平均增速的一倍以上。

  但随之而来的是便利店倒闭潮。2018年1月,猩便利首家智能便利店关闭;2018年8月,邻家便利店在北京的168家门店全部倒闭;2018年9月,北京131便利店发布通告称,因资金紧张无法继续正常运营。

  在业界看来,便利店本身是“重资产”运作模式,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走向关门的境地。

  成立于2011年的全时,一度是北京数量最多的便利店,目标是做中国唯一的超重资产模式运营的内资便利店,单店的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元。不过,今年5月11日,北京全时便利店发布通知,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5月20日24时经营进行调整。

  “不是资金链断裂,而是因为疫情影响严重,我们进行战略调整。”全时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便利蜂方面则告诉中新网记者,在疫情期间仍保持了健康的增长趋势,目前门店业务恢复情况良好。

  图为北京丰台一家便利蜂便利店。 谢艺观 摄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便利店行业景气指数为62.87,为近三年最低,多数企业降低门店拓展预期。

  但面对疫情冲击,也有部分企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开店的计划。如,便利蜂今年开店已先后进入了山东、广东、河南、安徽等地。苏宁小店618期间对外宣布全面开放门店加盟,设立了3年内加盟10000家的门店目标。

  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提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到2022年,全国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店总量达到30万家,销售额累计增长超过50%,全国中等以上城市每百万人口不少于200家门店,连锁便利店24小时营业门店的比例不低于30%(含无人零售店)。

  “鼓励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开放临街房屋、办公用房、仓库等空间资源;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特许加盟等方式整合一批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非连锁便利店;鼓励对夫妻店、小商店等传统店进行改造提升,成为供应链驱动型的连锁便利店。”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十年便利店相关企业年度注册增速稳定在20%-30%。截至8月19日,以工商登记为准,今年新增便利店相关企业超过13万家,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近7万家相关企业,较去年同比增长53%。

  “便利店依然有发展前景和增长空间,需要企业长期有耐心地经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强调,疫情之后,行业应更加关注掌控资金链安全,打造供应链与数字化能力。

  德勤中国消费品及零售行业领导合伙人张天兵指出,在新一代消费者崛起的背景下,便利店行业仍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并且在资本和政策的推动下,行业成熟度有望得到较快提升,但行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责编:汤龙、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