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两地合作开出“一路繁花” 1月22日,一场关于京沈合作的大会——沈阳·中关村京沈协同创新合作交流活动在铁西区召开。会上,16个科技创新项目分别签约,多个创新服务平台揭牌成立,为京沈两地交流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沈阳降低“商转公”贷款门槛 今年起,沈阳住房公积金缴存用户申请“商转公”贷款时,取消关于原商贷已偿还年限的限制条件,进一步降低办理“商转公”贷款门槛。 记者近日从沈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今年1月1日起,沈阳优化部分住房公积金贷款和提取政策措施,更好满足广大缴存人住房消费融资需求,缓解购房资金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沈阳应继续完善青年储备人才工程实施细则 过去几年,随着“兴沈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的实施,沈阳吸纳集聚人才的能力显著增强,各类人才在全市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青年储备人才工程的设立,为沈阳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5浑南科技城科技成果首发大会举办 1月7日,2025浑南科技城科技成果首发大会在智慧之云1号楼大厅举办,来自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5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大会期间,沈阳产研院以独具特色的“拨投结合”模式扶持的两个典型项目精彩亮相并进行路演。…
2024年沈阳城镇新增就业14.76万人 记者从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24年,沈阳人社工作多项指标创新高: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76万人;新认定人才287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90人;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13.86万户参保单位减轻负担6.98亿元;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结案率达97.82%。 据悉,2024年,沈阳人社通过推进建设“双40”人才工作站和推广“新阳卡”,成功吸引17.07万名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同比增长6.26%,其中博士1523人,同比增长26.6%。…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在沈阳启动 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以下简称“东北中心”)在沈阳浑南科技城启动。东北中心将以打造一流的东北亚产业科技创新促进机构为目标,加快集聚先进技术、创新成果、高端人才、金融资本等创新资源,助力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技监督工作体系 2024年,沈阳市科技局坚持发挥科技监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出台《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督工作方案》,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技监督工作体系,以提升创新主体诚信水平为抓手,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赋能。 2024年12月31日,市科技局监督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科技局创新监督工作方式,完善科技监督链条,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督,努力构建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工作体系,推进科技监督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
沈大自创区入围国家2024年政策试点“揭榜挂帅”名单 1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4年政策试点“揭榜挂帅”入围单位名单的通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沈大自创区)的成果转化类试点政策“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市场化开放共享机制”成功入围。 本次入围政策试点的“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市场化开放共享机制”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依托辽宁沈阳数字产业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引入市场化机制,面向中小微企业开放概念验证服务;改变以往存在的资源分散、服务单一等状况,实现平台的全方位开放共享,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创新联合体;提供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支持,有效降低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技术、投入等风险,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
首批沈阳国资科创基地授牌 12月30日,由沈阳市政府国资委、市科技局、沈北新区、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的首批沈阳国资科创基地授牌暨盛京智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落成仪式在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举行。 会上,沈阳市政府国资委主任、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邵文龙发布了《沈阳国资科创基地创建方案》。…